Conflux推出开放DeFi联盟,助力亚洲去中心化金融生态发展
总部位于北京的Conflux,一家获得上海政府支持的无许可以太坊竞争者,今日宣布推出去中心化金融联盟——Open DeFi。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非托管金融服务新兴产业的统称。DeFi协议让用户能够借出和借入加密货币,投资代币化股票,并在非托管交易所进行加密货币交易。
Open DeFi:连接东西方DeFi市场的桥梁
目前,在DeFi Pulse上列出的38个顶级去中心化金融应用中,有37个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且大多数最大项目的创始人都来自西方世界。Conflux全球董事总经理Eden Dhaliwal表示,Open DeFi将帮助"在亚洲发展更广泛的去中心化生态系统",并将作为中国DeFi初创企业的孵化器,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整合DeFi技术。
Open DeFi的成员包括红杉资本、Blockpower Capital和DeFi协议dForce等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公司(据项目发言人透露,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仍在考虑加入"),整个项目得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目前,DeBank和MCDEX两家中国初创企业已确认参与该项目。
亚洲DeFi项目积极对接西方市场
Open DeFi是亚洲公司为匹配亚洲DeFi初创企业与西方市场而推出的多个区块链计划之一。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火币的DeFi部门就在两周前推出了一个类似项目。"全球DeFi联盟"包括MakerDAO和Compound等西方主要DeFi项目,其目标也是要解决"亚洲和西方DeFi社区之间的鸿沟"。
行业观察人士对这股热潮并不感到意外:据DeFi Pulse统计,目前有惊人的90亿美元被锁定在DeFi智能合约中,其中80亿美元是在过去三个月内增加的。红杉中国副总裁王昊表示:"DeFi正在成为区块链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许多新计划正在实施,Open DeFi正是鼓励这种创新和创业的平台。"
Open DeFi的首届会议即将召开
Open DeFi的成立大会将于本月举行。届时,成员们将研讨如何帮助中国DeFi初创企业参与更大、更成熟的西方项目。部分成员将确保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及其经济模型的合理性。其他成员,包括机构投资者、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量化交易公司,将致力于开发新的交易策略。更多的成员将帮助中国企业在西方市场进行自我营销。
Open DeFi对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入值得关注。与许多在DeFi旗帜下运作的项目一样,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表明Open DeFi并非完全去中心化。事实上,如果放宽DeFi的定义,使其包括所有与金融相关的区块链项目——而不仅仅是那些追求完全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协议——那么东西方DeFi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币安、OKEx、火币和波场等中国区块链公司(通常总部设在新加坡或马耳他等避税天堂)都在忙于构建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百度、平安等几家中国大型公司也是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