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货币持有者遭遇暴力袭击事件激增
硬件钱包制造商SatoshiLabs创始人阿莱娜·弗拉诺娃在拉脱维亚里加举行的"波罗的海蜜獾2025"会议上发出警告: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暴力袭击正以惊人速度增长。她向与会者透露,这类被称为"扳手攻击"的犯罪行为包括绑架、肢体暴力及勒索,目的都是迫使受害者交出私钥。
弗拉诺娃表示,全球每周至少发生一起针对比特币持有者的绑架、酷刑、勒索或更严重的犯罪案件。她特别指出,与普遍认知不同,这些袭击不仅针对富有的"比特币元老",记录在案的案件中包括为价值6000美元的加密货币实施绑架,甚至为5万美元加密资产犯下谋杀案。
行业数据警示危险年份
Chainalysis数据显示,2025年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危险的一年。截至目前,扳手攻击数量已接近历史峰值,若趋势持续,年底案件数可能翻倍。
数据泄露加剧犯罪精准性
袭击事件激增的主因是中心化服务商的大规模数据泄露。弗拉诺娃披露,当前有超过8000万加密货币用户身份信息暴露在网络中,其中220万条包含家庭住址。
这些泄露主要源于遵守KYC法规的中心化交易所和钱包服务商。虽然KYC旨在防范洗钱等金融犯罪,但平台存储的姓名、电话、身份证件和住址等敏感信息,却成为犯罪分子的"购物清单"。
2025年5月,美国交易所Coinbase确认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涉及部分客户的姓名和住址信息。次月,网络安全媒体Cybernews发现多个数据库泄露了来自苹果、Facebook等科技巨头的160亿条凭证,内含密码、地理位置及可识别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共享邮箱账户信息。
犯罪分子正将窃取的个人数据与区块链分析工具结合,精准定位持有大量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的目标。锁定受害者后,可能实施定向钓鱼攻击、SIM卡劫持,最严重时会使用肢体暴力逼迫受害者交出私钥。
加密货币持有者加强安全防护
面对暴力威胁升级,加密货币社区正全面提升实体与操作安全级别。知名比特币持有者开始雇佣私人安保、强化住宅防护,并运用隐私工具隐藏资产。
部分普通投资者也开始采取防范措施。行业安全专家建议:减少加密货币资产公开信息、使用非托管钱包、分散存储资产、避免公开讨论投资规模或策略。
操作安全(opsec)同样至关重要:使用唯一密码、启用多因素认证、定期检查个人信息是否遭泄露、警惕异常联系尝试。
若当前趋势持续,2025年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暴力袭击案件数或将突破历史记录,这个曾被赞为"数字黄金"的技术领域正面临严峻的安全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