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央行设立虚拟资产部门强化监管职能
韩国央行宣布自本月31日起实施组织架构调整,新设"虚拟资产组",同时将原"数字货币研究室"更名为"数字货币局"。此举被视为央行针对政界推动稳定币立法所采取的政策应对措施。
机构调整背景与职能
据金融界透露,在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竞相推进稳定币制度化的背景下,此次改组旨在系统性地向政府及国会传达央行对数字资产政策的审慎立场。金融结算局局长李炳穆表示:"随着《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的新设,仅靠原有电子金融组已难以承担市场监测与研究职能。"
新设的虚拟资产组由4名成员构成,由三级以上官员担任组长独立运作。该部门将全面负责虚拟资产相关调查研究、内部政策会议、跨机构协作以及基于用户保护法的市场监管职能。电子金融组组长高京哲指出:"虚拟资产议题呈爆发式增长,亟需专业团队应对。"
政策立场分歧
此次改组背后存在政界与央行在稳定币立法上的观点冲突。近期多名议员连续提交允许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的法案,与央行坚持"银行主导渐进开放"的立场形成对立。行长李昌镛曾警告:"若放任无监管的韩元稳定币流通,可能引发美元稳定币兑换激增和资本流动管理难题。"对此,民主党议员闵炳德反驳称"稳定币刺激物价论纯属危言耸听"。
战略意图解析
观察人士指出,央行在立法讨论加速之际成立专职部门,旨在清晰传达政策立场并强化与政府、国会协作。相关人士强调:"这已非单一机构事务,需与财政部、金融委员会等建立有机合作机制。"
数字货币研究机构更名则反映其职能转变——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推进央行数字货币(CBDC)开发项目。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名称更符合我们作为CBDC执行主体的定位。"
改革意义展望
央行高层否认此次调整受外部压力影响,称"系强化数字资产专业力量的行政决策"。分析认为,此次改组彰显央行明确数字金融政策重心的决心,在政界与央行稳定币争议可能激化的背景下,虚拟资产组的设立或将成为正式政策博弈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