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利用吉尔吉斯斯坦加密货币生态规避国际制裁
英国区块链情报公司TRM Labs最新研究发现,俄罗斯个人及团体正通过吉尔吉斯斯坦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逃避国际制裁。该机构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吉尔吉斯斯坦似乎已成为与俄罗斯交易所Garantex关联的加密平台服务的前哨站——后者已于今年3月在国际联合行动中被关闭。
资金流动与空壳公司网络
研究结论基于对俄罗斯关联实体与吉国注册平台间资金转移的分析,包括曾被用于将资金从Garantex转移至吉尔吉斯斯坦Grinex平台的A7A5稳定币。报告显示,多家吉国加密平台使用相同的注册地址、联系方式和创始人信息,符合空壳公司的典型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前一个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密货币产业几乎不存在。如今该国加密行业近全部业务均与俄罗斯相关。"吉国加密货币行业的近期发展明显由俄罗斯需求驱动,而非本地使用。"TRM Labs欧洲、中东和非洲政策主管伊莎贝拉·蔡斯向媒体表示。
政策助推与异常增长
2022年1月,吉尔吉斯斯坦通过亲加密法案,正式承认加密货币的财产属性,并建立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注册制度。伴随俄罗斯需求激增,该国加密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VASP交易额2022年底达5900万美元,而2024年前七个月已飙升至42亿美元。
蔡斯强调:"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吉国本土存在实质性零售应用或自发需求",暗示该国加密产业本质上是俄罗斯市场的延伸。研究显示,包括Grinex和Meer在内的多家吉国注册平台,与Garantex等俄罗斯交易所存在明确关联,通过A7A5等俄系稳定币处理大规模卢布-加密货币交易,成为"俄罗斯实体(包括合法与非法)在制裁背景下接入全球金融体系的关键通道"。
军事采购与跨境网络
报告特别指出,准军事组织"鲁西奇小组"等制裁规避者通过注册Envoys Vision Digital Exchange(EVDE)钱包地址使用吉国交易所。调查还发现EVDE等平台与跨境物流公司、中国金融机构存在往来,表明吉尔吉斯斯坦在协助俄罗斯获取军民两用物资(如半导体、无人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2023年吉俄双边贸易额达35亿美元,同期经吉国等国家输入俄罗斯的物资在上半年就突破200亿美元。2022至2023年间,中国对吉国及哈萨克斯坦45类两用物资出口增长64%,总值合计13亿美元。
监管缺失与系统性风险
目前吉国已颁发126个VASP牌照,财政部正在开发与美元挂钩的本土稳定币USDKG。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东欧中亚区域顾问阿尔特奈·米尔扎别科娃指出,该国政治环境存在制衡薄弱、行政权扩张等问题,"这种体制漏洞极易被非法资金流动利用"。
在透明国际2024年清廉指数中,吉尔吉斯斯坦仅获25分(满分100),反映其公共部门存在严重廉政风险。米尔扎别科娃警告称,若不能强化保障措施、提升透明度并落实反洗钱与制裁框架的政治意愿,该国将持续面临"腐败分子与受制裁实体肆意利用的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