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暴跌引发去中心化金融安全机制思考
上周五加密货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连锁清算引发历史级波动。然而专家指出,华尔街传统的熔断机制在这种情境下可能毫无作用。
传统熔断机制在加密市场的适用性争议
自1988年"黑色星期一"股灾后,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等美国交易场所就开始采用熔断机制来维持交易秩序。该机制旨在为投资者争取应对市场变化的时间窗口。但在上周五加密货币市场遭遇超过190亿美元清算后,多位专家强调,传统金融的安全措施难以直接套用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有迹象表明部分平台的强制平仓数据存在漏报情况)
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DC金融科技周圆桌会议上,DeFi教育基金执行董事Amanda Tuminelli指出:"DeFi系统不存在关闭按钮,任何个体或实体都无法对网络和资产实施单边控制。"她解释称:"这是因为智能合约支撑的代码具有自主性。像Uniswap、Ave和dYdX这样的去中心化系统在整个流动性危机期间持续运转,这印证了去中心化技术的韧性。"
市场特性决定机制差异
加密货币市场天然的去中心化属性,使其既难以实施全市场范围的交易暂停或熔断,又能够实现全年无休的资产流转。上周五价值190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清算,那些追求超额收益的交易者瞬间血本无归。市场环境急剧恶化,甚至Wintermute等做市商都表示被迫退出。
传统熔断机制可分为全市场级别和个股级别,当价格或指数在特定时段达到预设波动幅度时将自动触发限制措施。Tuminelli认为,虽然可以对连接DeFi协议的"前端"服务实施限制,但"这仅仅意味着存在无数其他前端可以访问相同协议",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跨市场套利带来的新挑战
Multicoin Capital首席法务官Gregory Xethalis指出,虽然将传统市场保护机制移植到DeFi的尝试颇具吸引力,但实际可能加剧各交易场所间的价格差异,产生反效果。在传统证券市场,资产通常集中在单一场所交易,买卖指令统一撮合;而DeFi领域的资产则在全球范围流通,不同平台间持续存在套利机会。
"在DeFi中实施熔断机制只会导致市场割裂,"Xethalis强调,"针对新兴市场的解决方案必须量体裁衣。"不过他补充道,这并不意味着DeFi不能从中心化市场汲取经验,在设计协议风险参数时获得启发。
"但我们必须警惕思维定式,过去的解决方案未必适用于未来产品,"他总结道,"这些资产交易没有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