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最后开采的区块浮出水面
加密货币分析机构Whale Alert于31日宣布,在区块链上确认了一个疑似中本聪留下的最终比特币区块。调查显示,中本聪的活动持续至区块编号54,316处,截至该时点预估共持有1,125,150枚BTC。按当前市价换算,这笔资产规模高达约1,564亿4,585万韩元。
独特的挖矿模式解析
Whale Alert通过分析已知由中本聪直接挖矿时期的活跃特征,重点研究了所谓"Patoshi"挖矿模式,揭示其工作方式与网络稳定策略。分析表明,中本聪在确保网络60%算力以防范51%攻击的同时,还为其他矿工保留了适当空间。这种策略既促进了早期社区发展,后期又逐步降低了自身挖矿占比。
沉睡钱包的异常动向
此次发现与近期两个"中本聪时代"休眠钱包的异常活动形成联动,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两个钱包各持有50枚BTC(约合6亿1,009万韩元),在沉寂约15年后突然出现活动迹象。Whale Alert指出,虽然这些BTC的挖矿时间与中本聪最后活跃期重叠,但区块挖矿者极可能并非其本人。
未解的身份之谜
中本聪于2011年4月23日与比特币开发者完成最后通讯后,留下"将转向其他事务"的声明便销声匿迹。此后比特币的命运完全交由社区决定。其名下众多数字钱包至今未有丝毫动静,真实身份与巨额资产仍是全球最大谜团之一。
超越考古学的现实意义
此次区块发现具有超出考古价值的重要意义。加密货币投资者普遍认为,中本聪钱包的任何异动都可能成为影响市场的重大潜在诱因。因此即便出现微小相关迹象,行业都会立即进入警戒状态。随着中本聪最后足迹重现视野,一场连接比特币起源与未来的新讨论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