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限制与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内在关联
数字黄金效应与比特币的困境
英格兰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在比特币使用者与投机者之间制造了矛盾,导致了价格波动加剧,并促使人们像囤积黄金一样囤积比特币。研究认为,比特币的机制促使人们将其视为类似黄金的资产。
"当加密货币价值上升时,用户往往不愿将其用于支付费用,"研究指出,"相反,他们更倾向于囤积比特币,即使这意味着需要忍受更长的结算时间。这种现象可称为'数字黄金'效应:当加密货币价值上升时,人们将其视为储存资产而非流通货币。"
这一观点并非首创。《纽约时报》记者Nathaniel Popper在其比特币历史著作中就使用了这一表述,比特币官方推特账号的描述中也有类似说法。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比特币发明者的Nick Szabo也曾提出过相似概念,并将其命名为BitGold,以强调其稀缺性。
比特币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研究的主要论点是比特币陷入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困境:一种无法逃脱的困境,其中任何可能的发展方向都会导致相同的负面结果。
研究指出了比特币的两个关键特征:一是"其价值取决于其作为支付手段的用途",二是区块链上的交易空间有限。研究表明,投机活动越多,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难度就越大。当投资者涌入并推动比特币价格创新高时,区块链变得更加拥堵,支付更难以完成,从而降低了其功能性和价值。
"投机活动阻塞了区块链,降低了加密货币的货币属性,并影响其价格,"研究指出,这正导致了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式困境。"这表明加密货币的投机性使用和交易性使用之间存在一种新颖的关系:投机需求的增加可能会降低资产价格,而不是像标准经济学模型预测的那样推高价格。"
现实案例与潜在解决方案
这一观点的现实依据显而易见。当2017年底比特币价格暴涨至20,000美元时,其区块链变得拥堵,交易更加困难,费用也随之上涨。尽管开发者已经引入了一种旨在帮助比特币适应使用量增加的技术——隔离见证(SegWit),但它仍然存在局限性。
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这种内在矛盾是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当价格上涨时,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价值下降,导致价格回落;而当价格下跌时,比特币的可用性再次提高,为价格回升提供了理由。
研究指出,当市场流动性较低时,问题会变得更糟,而这种情况很常见。(Bitwise的一份报告显示,95%的比特币交易量是虚假的)。"加密货币市场的特点是流动性低,交易分散在大量不受监管的交易所,因此这种效应可以进一步解释实际价格波动的高水平。"
未来发展与展望
然而,研究也提出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我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未来能够在区块链之外进行更大规模的投机活动,价格波动可能会下降,支付使用率可能会提高。近期的发展,如现金结算衍生品市场的演变或闪电网络的引入,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洲际交易所(ICE)在内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经提供现金结算的比特币交易期货,允许交易者在不需要持有比特币的情况下对其价格进行投机。闪电网络作为一种扩展解决方案,可以使日常比特币交易无需减慢网络速度。
但研究也承认,这些发展仍需要一些比特币交易在主区块链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