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不再抱有幻想:面对美元稳定币的崛起,仅靠数字欧元不足以维护欧盟货币主权
顾问尤尔根·沙夫在一份既清醒又令人担忧的声明中提出了战略转型建议。解决方案可能并非来自欧洲央行本身,而是来自反应更迅速的非官方加密生态系统。
核心要点
欧洲央行警告:加密货币兴起威胁欧洲货币控制权;比特币和以太坊正在挑战欧元在欧洲大陆的权威;面对加密货币压力,欧洲或将面临金融主权丧失。
被长期忽视的美元稳定币浪潮
数据不言自明:全球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依赖美元稳定币,例如刚创新高的USDT或USDC。这种现象赋予美国超乎寻常的货币影响力,远超其国界。而欧洲在推出可靠的欧元稳定币替代品方面进展缓慢。
沙夫直言不讳:尽管有《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等监管框架,欧元稳定币仍难以起飞。由于缺乏技术吸引力和真正结构化的生态系统,其采用率依然微不足道。欧洲加密货币过于谨慎、迟缓且机构化,难以立足。
更严峻的是,美国通过《GENIUS法案》等法规已取得明显领先。当欧洲仍在调整法规时,美国正通过区块链大规模输出其货币。结果显而易见:欧盟正实质性丧失货币影响力。
更广泛的加密战略:数字欧元、DLT与民间创新
面对现状,沙夫并未主张技术官僚式退却,而是呼吁对欧洲战略进行深刻反思。加密货币不能仅依赖央行数字货币,必须采取更开放、灵活、协作的视野。
在欧洲央行官网发表并被转载的文章中,这位顾问强调:仅靠数字欧元无法遏制美元稳定币的崛起。
在这种更广泛的策略下,欧元稳定币(若监管得当)将成为关键战略杠杆。由民间推动但受严格监管的这些资产,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重振欧元在加密领域的地位。
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战略支柱
该战略的第二支柱在于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实现大额支付现代化并优化跨境转账。现阶段,基础设施层面的创新与货币发行本身同等重要。
协调应对的紧迫性
但该战略要见效,必须超越零散做法。沙夫强调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以避免规则和实践的差异。
欧洲需要统一发声,不仅针对刚通过三项重大法案、可能重塑格局的美国,也需面向Web3领域的民间巨头。
长期被视为严格国家事务的货币主权,如今与加密行业发展紧密相连。忽视这点,可能意味着最终接受欧元在数字应用中的逐渐消亡。
从这个角度看,欧洲央行似乎终于愿意考虑加密生态多年呼吁:在严格而开放的框架下,实现公共部门与民间创新的合作。因为在去中心化货币时代,主权不仅书写于条约中,更铭刻于代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