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加密货币意见领袖Stefan Jespers(网名WhalePanda)在社交平台X发表观点,质疑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手段的合理性。尽管这种观点在加密社区并不主流,但仍具有一定代表性。以下为具体分析:
核心观点
比特币投资者WhalePanda指出2025年比特币表现疲软,认为当前并非牛市周期。他提出黄金与大型股票比比特币更具价值存储优势——后者在八年内仅实现500%涨幅。虽然不认可比特币的长期增值表现,但他强调比特币作为抗审查支付手段的核心价值。
目录
• 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属性
• WhalePanda的论证逻辑
• 潜在替代方案
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属性
比特币网络每秒仅能处理5-7笔交易(相较之下Visa每秒可处理24,000笔),这一低吞吐量长期饱受诟病。尽管开发团队持续优化,许多比特币支持者却主张其核心价值在于资产存储而非支付工具。最具代表性的是MicroStrategy创始人Michael Saylor,他声称比特币本质是类似黄金的资本资产,且数字形态使其比黄金更具流动性和管理优势。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定位。推特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等人士坚持认为:比特币必须实现支付功能才能保持其存在意义。阻碍比特币支付应用的不仅是技术限制,还包括"披萨困境"——2010年程序员用10,000BTC购买两份披萨的案例,如今被视为经典的机会成本警示。
近年来,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概念确实获得部分国家和企业的认可。但作为早期参与者的WhalePanda,却对其价值存储功能提出全新质疑。
WhalePanda的论证逻辑
WhalePanda通过系列推文阐述观点:首先指出2025年8月124,000美元的历史高点(经通胀调整后实际低于2024年12月的106,000美元)可能并非本轮周期顶点。他特别强调,以欧元计价时比特币尚未突破前高,且同期主流股票单日涨幅可达5-10%,而比特币波动性反而低于这些传统资产。
他提出颠覆性计算方式:若比较四年间两个峰值(69,000美元至124,000美元),实际涨幅不足50%,远低于市场宣传的"16,000美元到124,000美元"的夸张数据。相比之下,黄金虽四年涨幅不足50%,但稳定性显著优于比特币。他总结道:"若本轮周期已见顶,持有这种可能暴跌80%的资产毫无意义。"
潜在替代方案
WhalePanda列举数据显示:英伟达股价八年内从4美元飙升至180美元,Sterling基建公司股票从13美元涨至295美元,AMD股价从14美元攀升至166美元——这些传统资产的长期增值表现与稳定性均优于比特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WhalePanda并非看空比特币。他明确表示:"比特币作为抗审查支付工具的价值不可替代"。在数字化时代,黄金、股票等传统资产无法实现比特币特有的去中心化交易特性,这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