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简单的Telegram机器人每月处理2000万美元,让加密卡真正变得简单
大多数加密卡在结账时感觉像在解魔方。而BFinance开发了一款产品——操作简单得如同给朋友发短信,目前每月处理金额已达2000万美元。
告别繁琐,拥抱便捷
不同于臃肿的应用程序、强制质押和数周的验证流程,BFinance直接内置于Telegram中。只需给机器人发送一条消息,几分钟内就能获得虚拟Visa卡,支持50多种加密货币充值,可在全球任何接受Visa的地方使用。没有繁琐流程,没有隐藏费用,只有真正能在现实世界使用的加密货币。
"没错,这是真的。人们真正在使用的加密卡。"他们的宣传语显然是在暗讽那些在钱包里积灰的竞品卡片。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每月2000万美元的交易额,全部来自一个通讯应用内部。
"加密货币就是钱——所以它应该像钱一样花出去。我们实现了这一点,"CEO Knyaz Yussupov说道,他解释了该平台如何将数字资产转化为日常消费力。
4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加密货币市场已爆发式增长至超过4万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占2.36万亿美元,以太坊占4350亿美元。全球6.59亿加密货币持有者当然可以通过交易所兑现。但随着加密货币进入主流——出现在ETF、退休账户和机构投资组合中——下一步必然是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财富仍与现实经济隔离,无法在收银台使用。BFinance视此为机遇——将数字资产无缝连接到人们现有的购物、旅行和支付方式中。
Maria的转折时刻
当Maria在布拉格市中心用手机轻触支付购买咖啡时,店员甚至没有抬头,因为付款几秒内就完成了。就在去年,她还在国外尝试使用加密卡,结果因支付失败不得不翻找现金而尴尬不已。
这次完全不同。她的Apple Pay激活了她几分钟前通过@bfinancebot创建的虚拟Visa卡。背后的运作是:Marqeta发行卡片,BFinance将她的比特币转换为欧元,Visa处理支付,Stripe为商户完成结算——全部在几秒钟内完成。
Telegram平台优势
BFinance的精妙之处在于理解人们实际的行为模式。他们没有强迫用户学习新应用,而是直接搭建在10亿人日常使用的通讯平台上。@bfinancebot处理一切——卡片发放、余额管理、交易追踪。
他们的模式消除了此前加密卡尝试中的所有痛点:
即时发放:几分钟内生成卡片,无需等待数周
通用兼容: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
透明定价:10美元发卡费,2%充值费,每笔交易0.5美元——无隐藏费用
真正多币种:支持50多种加密货币,无需强制转换
零KYC摩擦:立即开始消费,合规流程在后台运行
该平台处理机票、手机充值、住宿、账单和eSIM等多种支付——成为Telegram内部完整的金融超级应用。
数字证明一切
每月2000万美元的交易额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证明了简单致胜的道理。当其他加密卡巨头花费数亿美元构建复杂平台时,BFinance实现了数字财富的无缝接入。
对比显示:
Coinbase卡:需要完整账户,加密支持有限,费用复杂
Crypto.com卡:强制质押,冗长验证,功能臃肿
传统金融科技:数周KYC,地域限制,加密整合有限
BFinance:一个Telegram对话。支持50+加密货币。全球消费。还有Maria那杯无需思考的咖啡。
嵌入式金融的Telegram模式
BFinance的崛起是更大趋势的一部分:嵌入式支付正在席卷全球。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嵌入式金融将处理7.2万亿美元的年交易额,而加密卡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通过构建在Telegram内部,BFinance避开了应用商店之争,直接在用户进行金融对话的场景中提供服务。预订机票、支付账单、转账汇款——无需离开聊天界面。
近期扩展到eSIM领域,提供机场贵宾厅服务和全球转账,表明其愿景远不止于卡片。BFinance正在为数字原生代构建他们真正需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快速、简单且融入日常通讯。
构建于现有金融轨道之上
真正的机遇不是取代金融基础设施——而是将加密货币连接到现有轨道上。Visa每年处理1500亿笔交易。万事达覆盖1亿商户。Stripe处理数千亿美元支付。
BFinance成为通用翻译器——将加密货币转换为Visa和万事达能理解的语言,然后发送到这些网络覆盖的全球任何角落。
未来已来
随着加密货币进入ETF、退休账户和机构投资组合,消费它的基础设施必须进化。BFinance正是这种进化——无形、即时且融入人们现有的交易方式。
每月2000万美元的交易额证明了:当加密卡以用户期望的方式运作时,采用率就会爆发式增长。
在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热潮中,最大赢家将是那些以优雅简洁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司。BFinance构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