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ENIUS法案》正式生效:稳定币监管新时代开启
多位专家指出,随着《稳定币国家创新引导与建立法案》(简称GENIUS法案)于2025年7月18日正式签署成为法律,美国已进入所谓的"稳定币元年"。这是首部全面监管"支付型稳定币"的联邦法律,为数字美元和可编程货币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
GENIUS法案核心内容解析
该法案在参议院以68:30、众议院以308:122的跨党派支持率获得通过,建立了联邦监管与州级监管并存的双轨制体系。关键条款包括:要求稳定币必须以现金或短期国债全额1:1担保;严格隔离储备金;实施月度公开审计;禁止附加计息功能。发行方必须注册为"许可支付稳定币发行机构"(PPSI)。
法案还赋予稳定币持有人在破产清算中的优先权,并明确规定稳定币不属于证券或银行存款范畴。监管机构有权视情况实施每日罚款或刑事处罚。
监管空白到制度自信:GENIUS法案的变革效应
法案为市场带来了制度确定性。专家表示,此前持观望态度的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正加速将稳定币纳入风险管理框架。Visa加密货币业务负责人称该法案将促进全球汇款业务,并提升与传统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
加密原生企业同样表示认同。Sygnum银行首席投资官指出,稳定币发行方正从收益驱动型模式转向真正的支付功能应用。万事达卡、PayPal和亚马逊等企业正在探索合规应用场景。
巩固美元霸权与资产代币化基础设施
通过要求储备金必须为美元资产和国债,GENIUS法案可能为美国债务市场注入数万亿美元流动性。有分析指出,稳定币发行方的国债持有量可能赶超甚至超过外国央行。
CoinFund负责人认为,这为数字美元普及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与本地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可能比法定货币更具价值存储优势。目前,信贷、房地产和私募股权等资产的代币化进程已经启动,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企业正在探索基于可编程稳定币的应用场景。
功能优先:稳定币创新的战略转向
GENIUS法案现行版本实质上禁止了计息型稳定币。这一法律选择将用户需求导向功能型应用场景,并推动与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的整合。有专家预警,随着去中心化平台收益需求增长,可能迎来"强化版DeFi盛夏"。
1inch Labs负责人表示,稳定币支持的代币化金融带来了跨境跨资产类别的流动性和结算效率提升。摩根大通等机构正在测试以加密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平台,建立在数字资产符合现实世界标准的监管信心之上。
政治风向会改变稳定币发展轨迹吗?
尽管存在党派分歧,多数专家认为稳定币监管已进入不可逆阶段。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功能驱动的采用将超越政治周期,就像ATM网络构建了金融基础设施一样持久。
不过也有批评者警告,若监管失控,稳定币需求可能重现19世纪"自由银行"时期的乱象,或给美国国债市场带来压力。金融观察家强调,长期成功还需要更广泛的市场结构立法跟进。
结语:从边缘实验到金融基础设施的蜕变
最新研究表明,《GENIUS法案》标志着稳定币从边缘实验转向基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开端。法案带来了亟需的合法性和监管确定性,使机构能够参与数字支付、资产代币化和可编程金融领域的创新。
虽然收益率禁令和宏观流动性等风险仍然存在,但法案的清晰框架使美国稳定币成为美元增长和全球互操作性的持久驱动力。
名词解释
支付型稳定币:根据法案定义,指为结算设计的数字代币,可按1:1固定面值兑付,不属于证券或存款。
PPSI:根据法案规则获得稳定币发行许可的实体机构。
再抵押:贷方重复使用客户抵押品的行为,法案通过1:1担保规则予以禁止。
代币化:将现实世界资产转换为数字代币的过程,通常基于区块链技术。
DeFi盛夏:对去中心化金融平台活跃度激增的隐喻,特指收益寻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