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拥抱以太坊:区块链技术进入主流商业
尽管今年价格表现相对低迷,以太坊似乎正在走向主流。周二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宜家——没错,就是那家以廉价肉丸和"自己动手组装"产品线闻名的家居巨头——已经利用公共区块链与一家冰岛公司完成了一笔交易结算。
宜家的区块链之旅
根据新闻稿,这家瑞典家具零售商的冰岛分公司使用了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Tradeshift平台和智能合约",与当地零售商Nordic Store完成了一笔发票结算。有趣的是,这笔交易并非使用以太币结算,而是采用了"Monerium的可编程数字现金"。Monerium是一家由以太坊开发工作室ConsenSys支持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是冰岛金融监管局批准的首家电子货币机构。
虽然交易的具体细节(特别是金额)尚未公开,但参与此次交易的相关人士认为,这次基于以太坊的发票结算预示着数字支付的未来。
Monerium的首席执行官Sveinn Valfells表示:"作为首家获得授权在区块链上发行电子货币的公司,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合法的数字货币形式展示区块链在主流B2B交易中的优势。"
宜家冰岛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表达了同样的兴奋,他指出"通过智能合约将信息流与资金流连接起来的可编程金融供应链"将彻底改变客户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互动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Monerium、TradeShift、Nordic Store和宜家都使用了以太坊,但他们的交易明确与加密货币无关(除了交易费用)。Valfells强调:"与波动性大的加密货币不同,电子货币是经过验证的数字现金替代品,受到监管并可随时兑换。在智能合约中使用可编程电子货币预示着一种新的支付类别的诞生。"
大企业纷纷采用以太坊技术
宜家意外采用基于以太坊的电子货币智能合约系统,只是大企业使用这一热门区块链技术的最新案例。
就在前几天,据《福布斯》报道,总部位于芝加哥的金融服务巨头晨星公司(Morningstar)已开始深入研究以太坊。据报道,这家美国公司正在考虑通过以太坊智能合约和预言机(oracles)将其部分信用评级业务迁移到区块链系统上。一个拟议的产品是将企业债务代币化,然后由晨星在链上进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债券信息。
同样,西班牙最大的银行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在9月份透露,它已经在以太坊上完全结算了一笔2000万美元的债券。在债券结算后,该公司对这次试点表示兴奋,特别指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减少了过程中所需的中间商数量,使交易更快、更高效、更简单"。
然而,桑坦德银行、宜家和晨星使用以太坊只是冰山一角。近几个月来,一些世界领先的科技和零售公司,更不用说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涉足区块链领域,特别是以太坊。
但由于这些公司使用的是以太坊智能合约,而不是以太币本身,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系统是否会对加密货币价格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待观察。但随着对以太坊区块链流程需求的增加,对以太币本身的需求也应该会增加。这至少是以太坊多头们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