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香港证监会发布新加密货币托管规则
禁止冷钱包使用智能合约
影响安全服务提供商与机构投资者
香港证监会出台新加密货币托管规定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加密货币托管规则,重点规范持牌交易所的冷钱包安全措施,立即禁止智能合约使用并强化资产保护。
这些改革旨在吸引机构资金进入香港数字资产领域,通过使托管实践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该地区加密货币市场的可信度。
监管新规具体要求
香港证监会(SFC)针对持牌交易所的冷钱包托管实施了严格新标准,要求必须采用经认证的硬件安全模块并建立全天候安全运营中心。在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叶俊辉博士领导下,新规通过禁止冷钱包智能合约及实施严格的存储提取规范,力图完善香港数字资产生态体系。
市场影响分析
新规将促使交易所转向合规安全方案,可能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主要影响香港持牌交易平台,尤其是管理ETH、BTC及其他代币的机构。这些变化旨在通过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增强机构投资者信心。
财务影响包括流动性向合规平台转移,以及因非智能合约存储要求导致的质押类产品暂停。虽然新规未配套专项资金,但长期目标是通过确保托管安全性吸引机构资本。交易所运营成本增加可能引发市场资金流动变化。
潜在行业影响
预计将提升持牌平台公信力,形成传统托管与智能合约依赖的鲜明对比。参照新加坡等地区此前类似监管经验,市场可能经历短期波动后趋于稳定。
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叶俊辉博士强调:"香港要打造具有竞争力、可持续且可信的数字资产生态,客户资产保护必须始终是持牌交易平台的首要任务。在全球风险加剧背景下,交易所可参考证监会的实务指引强化托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