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分析师:比特币不产生原生收益恰是其优势
宏观分析师卢克·格罗门指出,比特币本身不产生收益并非弱点,反而使其成为更安全的储值工具。他在访谈中表示:"任何提供收益的资产都意味着风险承担。认为比特币不如收益型资产的观点,实际上体现了西方金融特权思维。"
从FTX崩盘看收益风险
格罗门以2022年11月FTX交易所倒闭为例说明:"用户在FTX质押获得收益,但结果如何?银行存款产生利息同样遵循这个逻辑——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收益必然伴随风险。人们误以为银行里的钱属于自己,实则那已是银行的资产。"
以太坊权益证明机制的吸引力
当前市场常将比特币与以太坊进行比较。以太坊支持者认为,其权益证明机制允许用户通过质押获得奖励,这对传统投资者更具吸引力。这种模式类似于银行通过支付利息吸收存款:以太坊持有者通过质押ETH获得回报,同时激活并保护网络验证节点。
近期有交易所高管表示,机构客户正因其质押收益潜力和在代币化生态中的作用,将更多资金配置到ETH。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持有的ETH目前约占流通总量的4.13%,价值约230.1亿美元。
比特币的核心价值主张
虽然比特币不以收益为目的,但其投资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不仅被视为对抗通胀、政府管控和经济动荡的对冲工具,更被广泛认可为"数字黄金"般的储值手段。据统计,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币价值目前已达1196.5亿美元。
尽管比特币本身不支持原生质押,但持有者仍可通过中心化借贷平台、以太坊上的封装比特币(WBTC),以及Babylon、Stacks等相关网络获得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有行业人士预测比特币挖矿产业或面临转型压力,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非主权储值资产的核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