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稳定币银行化趋势显现:Ripple申请OCC许可、Tether推进USAT计划与英国央行拟设钱包限额

2025-09-19 21:06:08
收藏

稳定币发行机构加速布局美国银行业务版图

近期全球稳定币领域呈现三大趋势:发行机构积极申请美国银行牌照,Tether计划推出本土化产品,英国央行拟对系统性稳定币实施持有上限。Ripple公司已提交成立"Ripple国家信托银行"的申请,该联邦信托机构将具备资产托管资质,并可能根据美联储单独审批获得央行支付系统接入权限。与此同时,Tether筹备推出名为USAT的美国本土稳定币,而DBS银行、富兰克林邓普顿与Ripple达成协议,将支持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交易,推动银行级现金等价物与链上支付结算体系深度融合。

监管框架下的发展路径

英国央行最新提案要求单个钱包持有系统性稳定币上限为1-2万英镑,企业上限为1000万英镑,该设计旨在保障支付系统稳定性,而非支持大规模储蓄余额。美国市场发展则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联邦信托银行牌照审批进展,以及发行机构能否获得美联储账户准入。

Ripple申请的信托牌照将带来货币监理署监管、受托责任、定期审查等要求,并规范发行机构的现金与短期国债储备管理标准。而美联储账户准入属于裁量权范畴,需遵循央行《账户准入指引》。司法判例确认美联储有权拒绝新型机构的申请,这意味着牌照只是必要条件而非通行保证。

若支付类稳定币发行商获得准入,其储备金可直接存放于美联储并享受准备金利息。此举将缩短久期风险、降低银行交易对手风险,并简化赎回时的流动性管理。若未获批准,储备模式仍需依赖国债阶梯配置、政府货币基金及系统重要性托管机构。

经济模型与市场竞争

当前政策利率虽较2023年峰值回落,但仍保持正值。美联储数据显示,准备金利息约4.4%,而3月期国债收益率约4%。这个利差构建了2026年美元稳定币的双轨发展模型:以Ripple的RLUSD为例,若持有50亿美元平均储备并获美联储准入,按4.4%计算年化毛收益约2.2亿美元;若仅投资3月期国债,按4%计算收益约2亿美元。净收益还需扣除10-20个基点的托管行政成本。

这种收益结构直接影响行业竞争格局。获得美联储准入的持牌发行商可宣传"央行现金储备"优势,简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并可能压缩外部托管费用。反之则需接受短期国债收益率减费用的经济模型,虽具规模可行性但差异化不足。

英美市场的战略分化

Tether计划推出符合联邦监管要求的USAT稳定币,通过与本土托管机构合作实现境内分销。若该产品能广泛登陆美国券商、支付系统和金融科技网络,预计将在未来数季度改变市场格局。基准情景预测到2026年末占据5%-10%市场份额,乐观情景则上看10%-20%。

英国方面,拟议的持有上限将重塑英镑锚定稳定币的使用场景。英国央行方案侧重支付功能与压力下的有序赎回,而非大额自主余额管理。金融行为监管局同时提出T+0/T+1赎回要求,这将迫使储备资产转向超短期工具。这种组合拳将限制收益空间,使商业模式趋近"狭义银行"或电子货币方案。

金融创新的融合路径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为交易所和支付公司提供了兼容区块链结算的现金等价物持有方式。当持牌发行商管理支付代币、持牌资管机构处理现金等价物时,货币市场工具与交易货币的界限将被缩短,尽管治理和赎回机制仍存在差异。

在美国市场,结合国家信托牌照与联邦稳定币规则的发行商将更具优势,特别是那些能满足银行级合规要求、按月披露储备情况、并能对接传统支付网络的机构。若出现首家获得美联储账户准入的发行商,其以央行货币为核心的资产负债表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英国市场则通过持有上限和赎回标准,客观上有利于支付服务商、银行及代币化存款模式发展,同时限制链上英镑余额的投机性或流动性供给功能。无论哪种情形,当利率下行时储备收益都将收缩,此时规模效应、运营效率与分销网络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