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pe或推出自研Layer 1区块链 构建一体化支付基础设施
支付巨头Stripe可能正在筹备推出自己的Layer 1区块链网络,将稳定币、数字钱包和支付系统整合为统一基础设施。近期一系列战略收购表明,该公司正从支付处理向全栈区块链开发转型,意图挑战现有Web3企业。
从支付网关到区块链先驱?
作为全球领先的支付服务提供商,Stripe原本在连接商户、收单行、卡组织和发卡行的技术基础设施中扮演关键角色。但过去一年,该公司明显加大了在加密领域的布局。
2025年初,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了领先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ridge,使其能够支持稳定币金融账户,为100多个国家的企业提供USDC等数字资产的持有与收发功能。此后不久,该公司又收购了专注于简化非托管钱包创建的Privy公司。
这些动作暗示Stripe的野心不止于网关工具。推出Layer 1区块链可能是其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将稳定币服务与用户钱包整合为统一架构。
为何选择Layer 1?
Stripe本就具备资金流桥梁功能,通过自建L1链可以实现支付原生集成。商户和消费者可直接在Stripe账本上使用稳定币交易,这将显著降低结算成本、加速资金流转,并支持传统支付网络难以实现的小额支付、嵌入式订阅等新场景。
理想情况下,Stripe的L1链将绕过现有卡组织网络,实现点对点直接支付。这种模式对商户和消费者都具有强大吸引力,而Stripe正是少数具备规模化实施能力的企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
构建区块链将使Stripe能够将整个支付流程内部化,用智能合约驱动的稳定币通道替代Visa、万事达等传统系统。这种模式下,消费者使用USDC支付数字订阅或商品时,交易可秒级确认,商户能近乎实时收款且免去2-3%的信用卡手续费。
但自建L1链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实现区块链级安全防护、复杂共识算法,并与以太坊等成熟公链竞争。此外,Stripe遍布全球的业务版图意味着其必须同时满足数十个司法辖区的合规要求,在KYC/AML、税务申报等方面面临新的监管审查。
行业影响展望
若Stripe推进该计划,将成为主流金融科技与加密领域融合的标志性事件。这将进一步模糊"Web2支付"与"Web3基础设施"的界限,推动加密货币作为数字商务工具(而非投机资产)的普及。
竞争对手可能被迫跟进,而现有Web3企业则有望通过接入Stripe庞大的商户网络获益。开发者或将在Stripe链上构建专注于支付、身份认证等合规场景的去中心化应用,填补当前L1生态的空白。
未来动向
虽然Stripe尚未官方确认L1计划,但稳定的收购节奏、稳定币整合以及数字钱包布局等迹象都指向这一战略转型。成功实施将重塑企业与消费者在线交互资金的方式,但能否兑现承诺仍需观察。
无论Stripe的L1链最终能否面世,其引发的行业讨论已展现出这家支付巨头对区块链领域的潜在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