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助力跨境电商通关 提升效率防范风险
区块链技术即将应用于跨境电商商品通关环节,预计将有效降低文件伪造风险,并显著提升业务处理速度。科技信息通信部与海关总署近日宣布,将于12月前完成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电商个人通关试点服务"系统建设,并计划于明年1月起与民营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是科技信息通信部今年6月发布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通关流程面临挑战
目前,运输企业需要将电商企业的商品订单信息与自身运输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出共计28种商品通关信息清单,并提交给海关。这一过程完全依赖纸质文件的手工操作,效率较低且存在风险。
区块链技术带来革新
新开发的跨境电商个人通关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时共享电商企业的商品订单信息和运输企业的运输信息,自动汇总整理原有的28种手工通关信息。从明年1月起,运营海外直购配送代理网站"Moltail"的Korea Center和CJ大韩通运将率先引入该系统,实现商品订单信息和运输信息的自动处理。
消费者权益更有保障
消费者可通过海关总署计划于明年1月开通的"区块链通关信息在线门户(暂定名)",一站式查询货物位置信息。同时,系统还支持海关申报信息查询功能,有效防止因电商企业虚假申报而造成的消费者损失。
多重效益值得期待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将实现运输企业业务处理的自动化,预计整体通关时间将缩短至少半天。此外,实时确认商品订单和运输信息的功能,不仅有助于防止企业逃税,还能更有效地阻断非法商品的流入。
未来发展规划
海关总署计划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并吸引物流仓储企业等其他通关相关企业参与。最终目标是提供从海外发货到国内配送的全流程信息管理的"跨境电商通关一体化服务"。
科技信息通信部互联网融合政策官金正元表示:"通过在海外直购商品的通关过程中应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我们期待能够减少低效环节,实现面向公众服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