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签署反"去银行化"行政令 剑指加密行业歧视问题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关于"去银行化"问题的行政命令,旨在制止其政府所称的"针对加密行业的不公平银行歧视行为"。这项行政令是否会给所谓的"2.0版窒息点行动"带来决定性打击?那些不当切断加密企业服务的银行是否会被迫恢复合作?托管银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凯特琳·朗深入解析了这项行政令的几大要点:
监管体系重构:独立监察机制
朗指出,该行政令的第一个"隐藏亮点"是设立了独立监察机构。这一安排凸显出现任政府对现有三大联邦银行监管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联储(Fed)和货币监理署(OCC)——的不信任。行政令特别指定非银行监管机构小企业管理局(SBA)作为独立监察方,负责监督这些机构的"去银行化"问题。这种制度设计强烈暗示着政府对现有监管部门处理政治性、不公平"去银行化"问题的意愿和能力缺乏信心。
人事任命释放政策信号
特朗普总统任命前参议员、企业高管凯利·洛夫勒执掌小企业管理局。洛夫勒是比特币及加密行业的公开支持者,在进入参议院前曾任机构级比特币期货平台Bakkt的首席执行官。这项人事安排在加密社区引发强烈反响,被视为本届政府认真推动改革的重要信号,也表明其对前任监管体系信任度极低。
监管机构的党派倾向隐忧
朗特别强调了美联储和FDIC工作人员的政党倾向。根据政治献金记录,近年来这两个机构工作人员的政治捐款中,高达92%流向了民主党候选人。这种情况令外界担忧,监管行动可能受到党派偏见影响,特别是在拜登政府任内曾出现多起针对加密行业的"去银行化"案例。
行政令的广泛适用性
特朗普的行政令对"政治化/非法去银行化"作出了宽泛定义,其关注重点是"合法商业活动"而非单独点名加密货币或特定行业。这意味着只要企业合规经营,银行就不能仅因其涉及加密业务而拒绝服务。该行政令不仅保护加密公司,更涵盖所有可能遭受政治歧视的合法企业。正如朗所言:"那些拒绝服务或切断合法加密企业银行业务的机构将面临追责。"
实践检验标准
托管银行此前就曾遭遇"去银行化"困境——尽管该行合规记录良好,但在监管机构施压下,多家合作银行仍切断了与其业务往来。朗强调,检验这项行政令实效的真正标准在于:那些切断托管银行(及类似加密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是否会被强制要求恢复合作。加密企业能否重获银行服务渠道,将成为衡量行政令成效的关键指标。"如果我们能恢复银行服务,就证明行政令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