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新星Bunni陨落:800万美元漏洞致项目永久关停
就在事件发生前几个月,Bunni还被誉爲DeFi领域最具潜力的流动性协议之一。其创新的"流动性分配函数"算法工具通过爲流动性提供者提升收益,在整个夏季吸引了巨额资金流入。据DefiLlama数据显示,6月至8月期间,该项目锁仓总价值(TVL)从200万美元飙升至近8000万美元,两个月内实现惊人的35倍增长。
一夜崩盘
这种增长势头在9月2日戛然而止。攻击者同时利用Bunni在以太坊和Unichain上的代码漏洞,盗取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代币。数小时内,协议被迫暂停,所有操作冻结,开发团队全力控制损失。
「修复成本过高」
六周后,Bunni团队宣告放弃。在社交媒体的最终声明中,开发者表示重启协议需要六到七位数的审计与安全支出,远超剩余资金。「漏洞彻底摧毁了发展动能,」声明解释称,「没有全面的审计和监控系统,我们无法安全运营。这些成本根本无力承担。」
团队坦承,漏洞事件后大部分资金已经耗尽。开发基金、社区激励和流动性恢复储备几近枯竭。「即使想要重启,」成员补充道,「在没有完善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也是财务上的鲁莽之举。」
熄灯前的礼物
选择不完全消失的Bunni爲开发者社区留下了告别礼物——其v2智能合约已改用MIT开源协议授权,允许任何人基于其代码进行构建。这个决定让开发者能自由实验Bunni的核心创新,包括流动性再平衡模型、峰值费用机制及自动收益优化工具。
部分社区成员称赞此举展现了团队的风骨:在几乎失去一切后,依然选择透明而非沉默。对于协议内仍有资产锁定的用户,可通过官网提取资金。待所有提款完成后,剩余库存在获得法律许可后将分配给代币持有者。开发团队已主动放弃剩余资金分配权,表示优先考虑爲受影响用户挽回价值。
行业寒冬缩影
Bunni的崩塌并非个案。本周早些时候,Kadena创始团队同样宣布停止运营,归因于长期市场压力与资金短缺。尽管Kadena区块链将继续由社区维护,但领导层的退出使其原生代币KDA两日内暴跌超70%。
这些事件凸显了中型加密项目在熊市下面临的严峻压力。随着机构资金枯竭和漏洞风险上升,即便技术扎实的团队也难在安全或流动性受损后恢复元气。
短命时代的启示
对许多DeFi从业者而言,Bunni的故事似曾相识:创新驱动快速增长,却被单一漏洞摧毁。该项目曾因推动自动化做市机制获得关注,如今其结局却与数十个低估漏洞修复成本的协议如出一辙。
不过其开源代码的决定,确保了某种形式的精神延续。开发者可继续实验其设计理念,未来或将流动性分配逻辑应用于新型去中心化交易所。虽然Bunni平台将成历史,但其创新与教训必将影响下一代试图平衡野心与安全的DeFi建设者。
警钟长鸣
Bunni的消亡爲行业敲响警钟:仅靠技术进步不足以维持去中心化系统。在这个单一漏洞就能让多年心血一夜归零的领域,财务韧性与完善的安全架构已变得与创新同等重要。
该项目从爆发式增长到彻底关停的历程,既展现了去中心化金融的诱人前景,也揭示了其无情的生存法则——这里慷慨奖励创造力,却对脆弱性毫不留情。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