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比特币:构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
本文作者Bobby Shell现任Voltage公司董事兼市场副总裁,他指出人工智能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管理资源甚至支配资金的数字主体。但当前滞后的支付基础设施正在制约这个新型数字劳动力的发展。
传统金融体系的局限性
当今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在封闭系统之上:Visa和万事达等中心化平台垄断支付处理,严格管控其工具和协议的使用权限。尽管Visa正在试验AI支付编排系统,万事达也在开发动态交易框架,但这些方案本质是为既得利益者服务,而非创新者。
这些系统存在割裂性、适应性差等缺陷,更将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用户排除在外。它们永远无法满足创新前沿——那些用比特币衡量价值的创作者、初创企业和原生AI企业——的需求。
开放支付轨道的革命性价值
适合AI的支付架构需要满足:
• 即时结算的数字化货币
• 可编程的支付协议
• 无许可的开放网络
这种架构将重新定义商业形态:机器自主交易、人类无缝协作、价值即时流动——无需银行介入,消除所有摩擦。
AI代理的支付革命
现代AI系统已能独立执行项目管理、会计记录、物资采购甚至代码部署等任务。通过OpenAI的GPT和LangChain等框架构建的"代理循环",AI可自主调用外部服务并完成支付。
但传统支付方式存在延迟高、手续费多、需预存款项等缺陷,无法满足AI对自动化、精准化、即时化支付的需求。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突破27.6万亿美元,其即时结算、可编程特性恰好解决这些痛点。
比特币闪电网络的实践
比特币仍是最安全、最受信任的区块链,其闪电网络正实现"支付扩展层"的原始承诺。通过L402协议与LangChain工具的结合,已出现AI代理使用闪电网络支付的案例:
• AI可支付小额比特币获取专业市场分析数据
• 服务器可通过HTTP 402状态码要求AI支付访问费用
• 该机制还能有效防范垃圾请求
挑战与机遇并存
闪电网络需要预注资金的流动性模型可能制约其在高频自主支付场景的应用。支付金额超过通道余额时,需通过复杂路由完成交易,这会增加费用和延迟。
这要求行业提供专业服务来填补技术鸿沟。值得庆幸的是,已有众多建设者正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已来
AI代理的崛起需要开放、可扩展、安全且无需许可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在AI驱动的经济中,速度、信任和可编程性将成为制胜关键。那些率先构建开放即时支付体系的企业,不仅将参与货币未来,更将定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