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重新审视加密货币监管框架
美国财政部近日针对《GENIUS法案》开启新一轮意见征询窗口,旨在将这部关于支付稳定币的未来框架性法律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官方声明显示,该法案试图在确保代币化美元安全使用的同时,为加密创新保留可行空间。让我们深入解析具体内容。
核心要点
华盛顿启动第二轮磋商,拟将《GENIUS法案》适用于稳定币发行方监管、准备金要求、域外管辖范围及制裁措施;通过月度准备金报告、流动性管控机制及服务商下架未授权稳定币等措施强化透明度;预计2026年底生效,同时参议院正厘清SEC与CFTC职能,倾向建立可预测的监管规则。
美国加密监管的核心关切
财政部正在就以下事项征集意见:谁有资格在美国发行支付稳定币、准备金持有方式,以及当境外机构向美国居民提供代币时的域外管辖范围。监管范围同时涵盖互操作性、制裁措施、反洗钱及税务合规。这份内容广泛的问卷旨在收集实际运营反馈。
根据法案,新成立的跨部门机构"稳定币认证审查委员会"将评估各州监管体系与联邦框架的实质等效性。这对寻求全国性认可的州级加密发行机构尤为关键。简言之,联邦监管与州级监管的权责划分已得到明确界定。
法案要求按月披露准备金构成及流动性风控措施。在美运营的服务商须在过渡期后停止分发未经许可实体发行的稳定币。有限豁免条款与容差机制可能存在,但将严格依据磋商反馈确定。
2026年实施路线图与2028年远景规划
政策制定者今年夏季启动加密框架立法程序。当前政府已签署加密法律,正等待财政部与美联储细化监管实施方案。该框架将在法案颁布18个月后或细则定稿120天后生效(以较早者为准)。除非行政流程加速,否则预计最早于2026年底实施。
这种分阶段推进为发行机构提供了调整窗口:需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流动性管理、升级保险机制;同时应模拟不同准备金资产组合,准备更频繁且透明的披露报告。最佳实践包括压力测试及全场景兑付能力备案。
对在美服务商而言,中期监管节点已然明确:最终期限后将全面禁售不符合许可发行制度的稳定币。这形成强烈迁移激励,要求企业持续提交合规证明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市场动态:参议院完善架构,财政部敲定细节
与此同时,参议院正在推进更广泛的市场结构改革。新框架方案拟明确SEC与CFTC职能划分、细化交易平台义务、更清晰界定支付代币与交易资产的边界。共和党领袖推动短期内进行委员会表决,立法进程预计覆盖2025-2026周期。
这项工作与《GENIUS法案》形成互补:前者规范代币化货币及其金融安全,后者构建交易活动与投资者保护体系。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协调两条并行的合规路径。
实际影响在于:减少通过执法行动实施的临时监管,增加基于规则的体系化监管。合规经营者获得可预测框架,高风险操作则被有效隔离。
如同亚洲市场——北京加强对稳定币的监管立场而香港侧重发行方规范——清晰的监管预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未来竞争力将体现在执行质量、准备金透明度,以及提供更快捷低成本支付的能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