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积极推动AI初创企业民间投资,但业界仍面临保守投资文化制约
韩国政府为促进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民间投资不遗余力,但行业现场持续指出,过度保守的投资文化和不利的生态系统仍在阻碍初创企业成长。
初创企业呼吁改变"唯业绩论"投资模式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于8月21日在首尔召开AI初创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代表的困难事项和制度改善要求。与会代表和投资界人士一致批评"国内不容失败的的投资惯例正在阻碍创新企业诞生"。多位与会者强调,从创业初期就过度重视营收等短期业绩的风气,不利于培育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企业。
杰迪克AI代表金演硕表示:"成立不满一年的公司寻求融资时,多数投资方首先考核业绩指标",这种模式使得像OpenAI那样基于长期研究的企业难以在国内诞生。他同时担忧,通过与大企业合作创造短期营收的结构,反而可能限制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空间。
投资界建议完善制度环境
风险投资行业也认同这些问题。量子创投韩国公司专务理事李东宇指出:"AI产业正处于存在部分泡沫的发展阶段,但正是在这种变革期可能孕育出新的Naver或Kakao",建议设立初创企业专用科斯达克基金、扩大退休养老金投资参与等制度改进方案。Y&Archer代表申振昊表示:"现行税收优惠难以有效吸引民间投资,需要更直接快速的激励措施。"
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系统
Tripvtoz代表郑志河强调,由于AI技术直接关系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国家竞争力,需要制定战略帮助AI初创企业在国内扎根成长。Fleeto代表李正秀表示:"虽然关于AI人才流失的讨论很多,但企业成长后人才自然会回归",以美国独角兽企业Sendbird为例,对韩国滞后的SaaS市场规模表示遗憾。
政府方面重申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心。科技部第二次长柳济明表示:"建立允许初创企业进行多样化尝试的机制是关键",需要构建民间与公共投资的良性循环体系。邮政事业本部当天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1万亿韩元扩建企业级AI基础设施。
这些讨论将成为构建初创企业友好型投资生态的重要起点。随着投资惯例和政策结构趋向灵活,韩国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AI企业的环境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