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抛出诸如1万美元这样夸张的XRP价格目标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嗤之以鼻。按照目前约590亿枚的流通量计算,这意味着市值将达到约590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股市和房地产价值的总和。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天方夜谭。
传统估值模型不适用?
但Satoshi Scope指出,这种"初级数学计算"并不适用于XRP。他的观点很简单:比特币像数字黄金一样被囤积,而XRP的设计初衷是成为全球支付的桥梁资产——它不是为了存放在钱包里,而是为了资金流动而存在。
多年来,Ripple一直致力于将XRP嵌入金融体系的底层架构。从用于追踪支付的xCurrent到提供按需流动性的xRapid,这些基础设施都明确瞄准银行和政府机构。Ripple甚至已申请美国银行牌照,并寻求接入美联储支付系统——这不是模因币的炒作,而是机构级的战略布局。
深度解析:为什么XRP的估值逻辑与众不同
"如果告诉你XRP价格不受比特币式市值逻辑限制...1万美元的梦想不只是空想?银行、政府和数万亿真实应用给出了不同答案。"——Satoshi Scope 2025年8月11日
流通速度创造价值
如果XRP持续大额流通而非闲置,其价值将来自流通速度和实际效用,而非单纯稀缺性。加之交易手续费可能引发的代币销毁机制,供应量可能随时间递减。某些极端计算显示,大规模销毁或使供应量降至10亿枚,使价格飞跃更具可行性——但这仍属于深度推测范畴。
更现实的估值模型
更实际的模型给出不同答案:Scope指出,每日1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可支撑20美元的XRP价格,5万亿美元则可能推高至98美元。虽与1万美元相去甚远,但对当前不足1美元的代币已是巨大增值。
政府储备的可能性
另有猜测认为政府可能将XRP纳入储备资产,唐纳德·特朗普提议的"加密货币储备"就将其与比特币、以太坊并列。Ripple向稳定币基础设施和受监管支付通道的扩张,更强化了"XRP潜力超预期"的观点。
结论
1万美元是否现实?大概率不是。但市值计算能否决定XRP上限?同样不能。如果XRP最终支撑起每日数万亿美元的交易,我们的估值思维方式或许需要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