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FBI警告:虚假律所瞄准加密货币诈骗受害者

2025-08-14 22:51:19
收藏

加密货币诈骗分子伪装律所行骗 FBI发布最新警示

美国联邦调查局最新警告称,加密货币诈骗分子正伪装成律师事务所,专门针对弱势群体实施储蓄诈骗,甚至将魔爪伸向曾经遭遇过欺诈的消费者。

诈骗分子惯用伎俩

联邦调查局在公告中列举了公众应当警惕的多项危险信号:包括自称与政府及监管机构存在关联的"律师",以及声称与根本不存在的组织有合作关系的机构。这些网络犯罪分子通常会要求受害者使用加密货币或礼品卡支付所谓的"服务费"——而正规机构绝不会采取此类收款方式。

调查人员发现,诈骗者能准确说出受害者过往资金损失的具体金额及转账时间,这种信息优势使其更易获得受害者信任。部分案例中,受害者会被转介至虚假的"加密货币追回律师事务所",并被要求开设境外银行账户,而他们访问的所谓官网实则是用于窃取更多个人信息的钓鱼链接。

关键识别特征

其他警示信号包括:要求受害者支付"银行验证费"来确认身份;拒绝提供资质证明文件佐证其声称内容;始终回避视频会议请求等。联邦调查局建议公众采用"零信任"原则,对突然主动联系的法务机构保持警惕,应要求对方出示律师执照图像证据,若遇自称政府雇员者则需查验工作证明,同时建议完整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与冒充律师事务所的诈骗者接触存在多重风险,不仅会导致受害者个人数据和资金被盗,还会损害被冒用身份的真实律师的声誉。"公告补充强调。

行业乱象背景

此次警告发布之际,正值多家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破产导致客户资金长期冻结,不法分子趁机伪装成官方追讨机构实施二次诈骗。此外,诈骗分子还频繁盗用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特斯拉CEO马斯克等公众人物形象,通过精心挑选的真实影像或AI换脸技术诱导受害者转移加密资产。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名人、政府官员深度伪造的"高价值"加密货币诈骗案占比已达40%。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