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企业在硅谷的投资格局
亚洲企业一直活跃于硅谷。过去几年,它们的投资规模显著扩大。2017年,全球风险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570亿美元。据《华尔街日报》分析,其中40%(约610亿美元)来自亚洲投资者。这一数字是十年前的八倍,与去年美国风投公司的投资额仅相差3%。
亚洲风投的崛起
Andreessen Horowitz和Sequoia Capital是风险投资界的巨头。如今,它们不仅要与ICO竞争,还要面对软银和腾讯等亚洲巨头的挑战。过去,亚洲风投难以涉足美国风投公司率先投资的潜力科技企业。然而,这一局面正在改变,区块链技术或许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亚洲一直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发展的热土。尽管中国去年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采取了严厉立场,但这一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区块链为“突破性技术”。这一观点似乎已成为国家政策,中国党报《人民日报》刚刚发布了一份针对政府官员的区块链指南。
亚洲市场的开放
在硅谷大举投资初创企业的亚洲公司也在本土寻找机会。软银愿景基金正考虑向中国在线保险公司众安追加1亿美元投资。软银已在众安持有股份,而众安正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新应用。
众安创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平台,用于追踪中国的鸡只。它们与阿里巴巴的思路一致,后者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中国庞大农业供应链的监管水平和问责制。两家公司都希望建立可靠的监管链,而区块链技术正是完美选择。
软银显然希望将众安的技术推广到国外,特别是在保险、医疗和金融科技领域。众安首席财务官Francis Tang对未来联合扩张表示:“他们(软银)利用他们的网络;我们利用我们的技术。自然(策略)是进入软银的投资组合。合作将帮助我们实现公司全球化。”
这并非外国投资集团首次考虑将中国区块链平台推向全球。今年早些时候,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使用平安集团设计的平台,用于目前正在开发的贸易金融系统。该平台似乎已获得包括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在内的一些亚洲最大银行的支持。
重大发展势不可挡
无论资金来自何处,1500亿美元都是一笔巨大的发展资金。基于区块链的公司可能不是这些资金的唯一受益者。即使它们只获得两位数百分比的投资,也将推动这一本已快速发展的行业继续前进。尽管中国官方区块链政策有所摇摆,但亚洲似乎仍处于全球区块链发展的领先地位。
Eric Ly曾帮助创立LinkedIn,并担任其首席技术官。他最近解释了为什么亚洲对新金融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区,特别是在加密货币领域,考虑到那里的兴趣和活动。”鉴于亚洲的兴趣水平和可用资金,Ly先生的看法似乎正确。未来几年,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的一些最大发展可能来自亚洲或亚洲资助的项目。
美国风投集团能否跟上节奏,甚至在本土挖掘崛起的亚洲人才,仍有待观察。许多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由亚洲人运营,这可能使Coinbase等美国公司在进入全球市场时处于不利地位,因为这些市场不受美国缓慢监管机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