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团体敦促国会加强稳定币监管
多家美国主要银行业团体正施压国会收紧稳定币监管,警告称《GENIUS法案》的漏洞可能让发行机构绕过向代币持有者支付利息的禁令。在8月12日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美国银行政策研究所(BPI)联合银行业协会、消费者银行家协会等机构指出,现行法案措辞可能间接允许稳定币发行方通过关联公司或合作交易所提供收益。
监管漏洞引发担忧
2025年7月18日生效的《GENIUS法案》虽明文禁止发行方直接支付利息,但未限制加密交易所等关联机构向平台用户发放稳定币持有奖励。银行业警告,这一漏洞可能导致传统银行体系存款外流。BPI援引财政部2025年4月报告称,付息稳定币或引发高达6.6万亿美元存款转移,削弱银行放贷能力。
这些团体强调:"稳定币既不像银行存款那样支持贷款业务,也不像货币基金那样投资证券,不应被允许以类似方式支付利息。"若投资者为追求高收益转向稳定币,可能推高借贷成本,减少信贷供给,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期加剧金融风险。
市场规模与潜在影响
当前稳定币总市值约2802亿美元,虽仅相当于美联储6月公布的22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的1.3%,但市场呈现双头垄断格局:泰达币(USDT)以1650亿美元市值居首,美元硬币(USDC)以664亿美元紧随其后。美国财政部预测,到2028年该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万亿美元。
加密行业普遍认为《GENIUS法案》将强化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地位。但银行业团体警告,若不堵住收益漏洞,这种增长可能以金融稳定性为代价。BPI表示:"这将加剧存款流失风险...最终破坏整体经济的信贷创造机制。"
发行机构的收益策略
目前收益机制已成为稳定币关键营销手段。部分发行方直接支付利息,另如USDC则通过合作交易所提供持有奖励。银行业指出,这种模式正是现行法案未能有效禁止的。随着更多机构计划在香港等新监管框架下申请牌照,全球稳定币监管协调将成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