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数字资产基金净值暴跌,唯有强者才能幸存——渣打银行

2025-09-16 05:35:32
收藏

数字资产储备公司热潮背后的风险警示

随着某比特币巨头的成功收购案例,数字资产储备(DAT)公司迎来爆发式增长,将比特币、以太坊和Solana等加密货币推向聚光灯下。但渣打银行周一警告称,近期许多DAT公司的市值净值比(mNAV)暴跌,导致这一光环逐渐暗淡,小型企业正面临日益增长的风险。

关键指标的警示信号

在DAT领域,mNAV衡量企业价值与其持有的加密货币价值之比。当mNAV大于1时,企业可以发行新股并持续积累数字资产;低于该阈值,扩大持仓将变得异常困难且风险陡增。渣打银行指出,近期多家知名DAT公司已跌破这一关键水平,实质上丧失了持续增持的能力。

"近期DAT公司mNAV的暴跌或将引发市场分化与整合,"该行分析称,"具备规模优势、融资成本低廉以及能通过质押获取收益的企业将占据优势"——这显然指向某比特币巨头等行业头部企业。

研究追踪的多家上市公司近期估值持续缩水,反映出行业整体承压。

多重压力下的行业困局

据该行分析,自六月以来,数字资产储备公司的mNAV普遍面临压力。市场饱和、投资者日趋谨慎、商业模式不可持续以及以太坊和Solana储备策略的快速扩张,共同导致了mNAV的持续压制。

"我们认为市场饱和是近期mNAV压缩的主要推手,"分析师指出,某比特币巨头的成功策略已催生89家模仿者。若mNAV持续低迷,渣打预计行业将迎来整合潮,头部企业可能收购弱势竞争对手。

转型风险与监管忧虑

尽管多家上市公司已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但数字资产储备公司更进一步,将这些资产作为其商业战略的核心。除渣打银行外,早有分析指出该模式风险——部分企业放弃经营困难的主业,转型为加密储备公司以期搭乘数字资产东风。

风险投资机构Breed六月曾预警,仅有少数比特币储备公司能避免因mNAV下跌引发的"死亡螺旋"。其分析师认为,最终只有少数公司能维持持久的mNAV溢价,这需要卓越的领导力、严谨的执行、精明的营销以及能持续提升每股比特币持有量的差异化策略。

专业机构的风险研判

纽约数字投资集团(NYDIG)同样注意到DAT溢价持续收窄的现象。其全球研究主管Greg Cipolaro指出,压缩力量来自"投资者对即将解锁供应的焦虑、DAT管理团队目标变更、股票发行量实质性增加、投资者获利了结以及储备策略同质化严重"。

部分观察家提出更尖锐的类比。加密货币借贷平台Milo首席执行官Josip Rupena将DAT策略比作担保债务凭证——正是这类复杂金融产品曾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当人们开始对原本稳健的产品(如当年的抵押贷款或如今的比特币)进行过度设计时,投资者往往难以判断其实际风险敞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