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政机构如何破解以太坊的叙事困境

2025-08-01 17:20:28
收藏

以太坊的新机遇:传统金融的破冰之旅

多年来,以太坊始终是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却始终难以赢得华尔街的青睐。如今,一批新兴的国库公司似乎找到了让传统投资者接受ETH的密钥。

核心挑战:价值定位的迷雾

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指出,以太坊最大的困境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叙事逻辑的缺失。与自诩"数字黄金"的比特币不同,ETH的价值主张始终难以明确界定——它是价值存储工具?收益生成代币?还是通过销毁机制实现通缩的资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机构投资者难以在投资组合中为其分配传统角色。

转型契机:股权化包装的突破

Hougan认为,国库公司正在通过"股权化包装"改变这一局面:"将10亿美元ETH注入公司并参与质押,它瞬间就变成了创收资产。而投资者对能产生收益的公司再熟悉不过。"这种模式将ETH纳入股权结构,使其表现出传统投资者熟悉的收益性资产特征。

风险警示:需警惕市场波动

这些国库公司运作类似微型控股企业,通过股票发行或债券等传统工具融资,继而购买并质押ETH。虽然为投资者提供了熟悉的股权投资形式接触以太坊的渠道,但Hougan提醒必须审慎行事:

采用债务融资购买加密货币的公司需严格控制利息支出,避免在波动市场中过度杠杆化。若ETH价格暴跌导致公司无法覆盖成本,可能被迫在最不利时机抛售资产。此外还存在基差风险——当公司负债以美元计价,而ETH资产价值剧烈波动时产生的风险。不过Hougan认为对"灾难性崩盘"的担忧被夸大了:"即使在最坏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更可能是缓慢、局部的解套。"

未来展望:从极客乐园到金融基础设施

以太坊或许始于开发者的去中心化试验场,但其未来可能锚定于更"乏味"的特质:可预测的现金流、专业的资本结构和符合机构标准的包装。这个故事或许不够激动人心,但对华尔街而言,恰恰是其所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