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困境催生以太坊:一段鲜为人知的创始故事
2013年维塔利克·布特林被美国拒签,迫使其返回加拿大,这一转折意外促成了以太坊的诞生。若非此次变故,以太坊可能作为Coinbase平台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以完全不同的形态出现。
关键的历史交汇点
2025年7月30日以太坊十周年之际,Coinbase首席执行官布莱恩·阿姆斯特朗在社交平台披露了这段尘封往事。他回忆道,2013年在圣何塞比特币大会上结识了当时为《比特币杂志》撰稿的布特林,对其出色的写作能力印象深刻。数月后,阿姆斯特朗邀请这位年轻人参观Coinbase在旧金山的首个办公室。
在与联合创始人弗雷德·埃尔萨姆和奥拉夫·卡尔森-威会面后,团队向布特林发出工作邀约。然而美国工作签证申请未获批准,迫使这位年轻开发者返回加拿大。正是这次"被迫返乡",促使布特林将精力转向构建全新的区块链平台。
命运的转折点
布特林的创业历程始于2013年末。在与Mastercoin项目合作期间,他敏锐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领域之外的潜力。同年11月完成的以太坊白皮书引发业界关注,次年1月他与多位合作者在迈阿密比特币大会上正式推介该项目。2014年夏季的众筹活动最终售出6000万枚初始代币。
阿姆斯特朗在文中特别指出,僵化的移民制度成为改变加密货币发展轨迹的关键因素。历史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签证持有者对美国科技发展贡献卓著。若当年签证获批,布特林很可能加入Coinbase团队,使以太坊以附属形态诞生于该交易平台体系内——这一假设在2018年Coinbase宣布支持以太坊交易时更显耐人寻味。
十年发展引发思考
如今以太坊已成为去中心化金融和数字收藏品的基础平台,但其设计架构仍存争议。阿姆斯特朗的回忆引发行业对历史偶然性的探讨:若当年签证顺利获批,区块链生态将呈现怎样图景?这个未解之谜随着以太坊步入第十个发展年头更显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