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托管新规出台
对加密货币平台及服务提供商的影响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根据其"ASPIRe"发展路线图,为持牌加密货币平台制定了最低托管标准。新规重点关注钱包基础设施、访问权限控制及高级管理层监督等方面。此次指引的出台源于全球安全漏洞事件频发,以及证监会在2025年度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场外交易柜台和托管机构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香港提升虚拟资产托管标准
香港正在提高加密货币平台存储客户资产的标准。证监会发布的最新托管指引,标志着安全标准正朝着更严格的方向转变。在全球虚拟资产平台遭受网络攻击事件激增的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措施或将重塑本地交易所的运营模式。
新规是监管部门"ASPIRe"路线图的组成部分,旨在强化市场基础设施。官方将托管安全视为建设可信数字资产枢纽的首要任务。因此,现有交易平台和新申请者都需符合更高的运营要求。
具体监管要求
根据8月15日发布的公告,所有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必须采用更严格的托管措施,包括升级冷钱包系统、加强审批设备访问控制,以及实施实时威胁监控。运营方还需确保高级管理层对资产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证监会的指引基于今年早些时候开展的专项审查。评估发现部分平台在抵御网络攻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某些漏洞源于对第三方钱包解决方案的依赖,这些方案往往缺乏足够的交易验证机制。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些措施旨在弥补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漏洞。海外因管控不力导致重大资产损失的事件,直接促成了此次政策调整。证监会希望香港的生态系统能够避免类似风险。
对行业参与者的深远影响
据业内分析显示,新规的监管范围不仅限于交易所,场外交易柜台和托管服务机构也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这种广泛的监管范围旨在使虚拟资产托管实践与传统金融保障标准看齐。
对平台而言,短期内可能面临运营挑战。基础设施升级和合规审计或将增加成本,这对小型运营商影响尤为明显。但行业观察家认为,从长远看,诸如增强机构信心等益处将超过初期压力。
证监会明确表示,这些标准将成为未来虚拟资产托管机构的基准。该举措旨在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安全框架,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兼顾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