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将根据OECD加密资产报告框架与多国共享加密货币交易信息
韩国计划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加密资产报告框架》加强加密货币税收监管。根据该框架要求,自2027年起,加密货币服务机构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交交易记录和税务相关信息。
信息共享机制细节
韩国政府将从明年起收集国内外投资者在Upbit、Bithumb等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并于2027年初正式实施信息共享机制。届时,本地投资者的交易记录也将同步报送至税务机关。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加密货币交易所有义务向税务部门提交交易记录及投资者个人信息。
该措施是OECD主导的《加密资产报告框架》的组成部分。参与该框架的OECD成员国将自动与至少48至74个国家共享加密货币交易信息,包括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根据协议条款,加密资产数据的交换仅在缔约国双方都同意共享数据的前提下进行。
政策实施背景
据知情人士透露,韩国企划财政部计划本月向投资者发布行政通知,详细说明新加密数据共享框架的实施细则。当地媒体援引财政部官方声明称:"此举旨在为实施《虚拟资产信息交换协议》建立具体规范。"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韩国记录的境外加密货币交易额高达11.1万亿韩元(约7.9亿美元),较上年增加7000亿韩元(约5.03亿美元)。
政策联动与监管目标
选择2027年作为信息共享机制启动时间点,与韩国加密货币税收法案的调整保持同步。去年,监管机构同意将原定提高20%加密货币税率的计划推迟两年执行。
OECD制定《加密资产报告框架》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快速发展的加密货币市场,通过提升各国税收透明度来打击跨境逃税行为。该框架要求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收集并上报用户税务居住地、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同时要求服务商定期报告异常或大额加密货币交易。OECD希望通过该体系强化对洗钱、加密货币诈骗和逃税行为的监测能力。
近年来韩国加密货币相关诈骗案件激增,逃税问题尤为突出。2021至2022年间,韩国政府从逃税者处收缴的加密货币价值约达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