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重启"开放银行"法规修订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已启动"开放银行"法规的修订程序。这场持续已久的政策辩论让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持续对立,预计至少要到法规全面修订完成后才会平息。
政策转向引发行业震动
7月29日前获知内情的人士对重启法规修订的决定颇感意外。此前监管机构与特朗普政府曾试图推翻拜登时期的规则,这种倾向银行利益的立场本将限制消费者数据与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的共享。
现行法规要求银行必须允许客户获取自身财务数据,并自主决定是否与其他服务提供商共享。支持者认为该规则可实现无缝切换银行服务,促进抵押贷款、存款和支付领域的良性竞争。
银行业以保护消费者数据为由反对该法规,有观点指出其真实意图是阻止竞争对手获取客户财务信息。
政治压力下的政策逆转
今年初,特朗普政府曾向联邦法院表示支持银行业废除该法规的诉讼。但7月下旬立场突变,政府律师以"近期市场变化"为由撤回诉讼支持,转而推动新规制定。
政策转向正值摩根大通宣布计划向获取客户数据的金融科技公司收取高额费用,这直接违反了拜登时期的禁令。该决定引发社交媒体强烈反响,摩根大通CEO戴蒙辩称"安全共享客户数据成本高昂"。
行业分歧:风险与机遇之争
金融科技阵营主张维护强大的数据可携权,强调消费者应能自由掌控财务数据而不受隐性费用或限制性条款约束。
银行业则警告新规将带来沉重监管负担。美国信用合作社协会指出,现行规则"使消费者敏感财务数据面临风险,并为资源有限的小型机构制造昂贵合规压力"。
CFPB决定重启立法程序而非简单修订现有法规,为双方重新角力提供了舞台。
监管前景充满变数
此次法规修订恰逢CFPB自身动荡时期。近期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决为特朗普政府改组该机构扫清障碍,可能引发大规模裁员,进一步加剧消费者金融监管的不确定性。
目前CFPB尚未设定新规完成时间表。鉴于议题复杂性及潜在诉讼风险,分析师预计整个流程可能延续至2026年。在此期间,华尔街与硅谷将以消费者财务数据为核心展开持续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