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布局者的华丽转身:Stripe携Tempo重塑稳定币支付格局
加密货币行业从不缺少聚光灯下的表演者,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往往是那些在阴影中默默耕耘的构建者。数字支付巨头Stripe正是这样的存在。当这家长期深耕电子支付领域的公司宣布与Paradigm合作推出专为稳定币设计的区块链Tempo时,全球交易基础设施的未来图景正在被重新勾勒。
核心要闻
• Stripe与Paradigm联合推出优化稳定币支付的专用区块链Tempo
• CEO帕特里克·科里森强调稳定币已切实满足全球商业需求
• 合作方阵容涵盖Visa、Revolut、德意志银行、Nubank、Shopify等巨头
• 加密社区质疑为何不采用以太坊Layer2方案
从质疑者到布道者:Stripe的稳定币转型之路
当Solana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时,Stripe出人意料地加入了加密浪潮。这种转变令人惊讶,因为科里森曾长期公开表达对加密货币的怀疑态度。这位CEO在技术社区坦言:"我们过去十年对加密支付的实用性深感失望,但近年观察到稳定币正在为真实商业场景创造价值。"
这种转变绝非纸上谈兵。2024年收购支付平台Bridge后,Stripe的典型案例包括:SpaceX在通信受限地区使用其管理资金流,拉美金融科技DolarApp基于其提供银行服务,阿根廷自行车进口商通过Stripe面板向供应商付款。科里森特别强调:"这些企业采用加密技术纯粹出于效率考量,与投机毫无关联。"
Tempo:Stripe构想的链上SWIFT网络
Stripe与Paradigm的野心不止于参与——他们要构建底层基础设施。Tempo被设计为类似SWIFT的幕后清算层,科里森称之为"互联网规模的去中心化SWIFT"。其技术特性令人瞩目:每秒10万笔交易、亚秒级最终确认、通过Reth实现EVM兼容。更突破性的是直接使用稳定币支付手续费,无需原生代币。
合作伙伴名单印证了项目的严肃性:Visa、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与Shopify、OpenAI等科技新贵并肩同行。其愿景清晰——让支付、汇款、代币化存款等金融活动无缝上链,同时避免终端用户接触区块链复杂性。这可能是将稳定币转变为全球支付轨道的最有力尝试。
加密社区论战:新Layer1是否必要?
Tempo的发布引发两极反响。Courtyard工程师乔·佩特里奇直言:"现有区块链已解决这些问题"。Helius Labs更指科里森误解了Solana的技术能力。以太坊基金会的德万什·梅塔则质疑:"为何不构建为Layer2以继承以太坊安全性?"
Tempo关键数据
• 2025年9月正式上线
• 设计吞吐量:10万+TPS
• 亚秒级最终性,无原生代币
• 初始合作伙伴覆盖金融与科技领域
Stripe辩护称,其业务峰值早已突破每秒万笔交易,现有区块链均无法满足需求。在科里森看来,Tempo不是跟风之作,而是为加密支付跃入新维度打造的必要工具。当传统银行纷纷对稳定币示好之际,Stripe正通过基础设施级的创新,试图将稳定币推向全球支付系统的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