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ETF数量首超个股:投资格局的历史性转变
美国金融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数量首次超过上市个股。晨星数据显示,全美现存ETF超过4300只,而上市股票约为4200只。这一历史性转折印证了ETF在过去十年间的爆发式增长,这种曾被视作小众的投资工具,如今已成为美国人资产配置的核心选择。
注:ETF是一种可交易的多资产组合基金,提供分散投资功能;股票则代表对单一公司的所有权。ETF通过多元持仓分散风险,而股票收益完全取决于特定公司表现。
美国ETF为何呈现爆发式增长?
今年ETF发行速度创下历史纪录,发行商已推出640多只新产品,相当于日均4只。仅6月单月就发行108只基金,刷新行业纪录。其吸引力在于兼具共同基金的多元特性与股票的交易灵活性,且费用更低、税务效率更高,并能精准对接各类投资主题。从宽基市场到人工智能、国防军工甚至大麻等细分领域,如今几乎每个主题都有对应ETF。
选择悖论:当多样性成为负担
随着选择激增,投资者开始面临"决策瘫痪"困境。Bone Fide Wealth的Douglas Boneparth指出:"选择本是优势,直到它变成负担。"这种困境在相似产品扎堆时尤为明显——例如搜索Coinbase相关ETF时,投资者可能面对8个代码近似的不同产品。
这种复杂性导致自主决策投资者比例从2009年的41%降至2024年的25%,越来越多投资者转向专业理财顾问寻求建议。
发行商的生存博弈
市场饱和引发激烈竞争,发行商为突出重围纷纷开发高风险产品,如单股ETF、杠杆ETF和反向ETF等。业内人士警告,新手投资者可能低估这些产品的风险。同时,大量ETF因无法积累足够资产而被迫清盘,形成"发行-淘汰"的循环生态。
市场结构的深层变革
ETF崛起伴随着传统投资工具衰落,共同基金、封闭式基金和单位信托等产品规模持续萎缩。虽然全市场投资工具总量稳定在1.6万只左右,但ETF占比已从十年前的9%跃升至25%。
对投资者的双重影响
ETF的普及确实降低了投资门槛,使多元化组合配置更加便捷。但另一方面,海量重叠产品形成了"镜宫效应"。在晨星分析师Ben Johnson看来,虽然产品创新不会停止,但最终只有具备长期价值的基金才能存活。当前市场正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投资者需警惕过度饱和带来的投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