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发布金融未来路线图:可编程货币引领全球信贷市场变革
在一份最新发布的综合报告中,这家支付巨头向旗下超过15,000家金融机构网络表明:规模达6,700亿美元的稳定币借贷市场已不再是加密货币领域的实验性项目,而是下一代全球信贷市场的基石。
监管框架下的发展机遇
随着美国《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Visa看到了连接传统银行业与区块链借贷协议的机遇。这些协议可提供24/7全天候服务,根据供需自动调整利率,并在几分钟(而非数日)内完成交易结算。
机构采用呈现加速态势
Visa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25年8月,活跃借款人达81,000个,通过427,000笔贷款借出517亿美元稳定币。平均贷款金额回升至121,000美元,表明机构参与者对可编程信贷市场接受度显著提升。
市场集中度同样引人注目:Aave和Compound两大协议占据89%的借贷量,USDC和USDT稳定币占比超98%。以太坊和Polygon保持约85%市场份额,而Base、Arbitrum和Solana等新兴公链正快速崛起,合计占比达11%。
2025年8月平均借贷利率为6.4%(年利率),贷款收益率达5.1%(年收益)。这些利率与传统信贷市场非常接近,且智能合约提供24/7可用性和即时结算优势。
三大支柱重塑信贷体系
1. 代币化资产市场
该市场规模已从2023年12月的50亿美元增长至127亿美元。麦肯锡预测2030年可能达到1-4万亿美元,而Visa认为通过连接超40万亿美元的传统信贷市场与可编程货币通道,将创造更大价值。
BlackRock的BUIDL基金持有29亿美元代币化国债,并在多个借贷协议中作为抵押品;Franklin Templeton的OnChain美国政府货币基金新增8亿美元;MakerDAO资产负债表中的66亿美元有近30%来自现实世界资产。
企业债券、私募信贷和房地产可能很快成为全球不间断借贷市场的抵押品,为传统交易时段外闲置的资产创造新流动性。
2. 加密抵押品创新
以太坊质押协议ether.fi等先行者已推出非托管信用卡,允许用户抵押加密资产借款同时保留所有权。这解决了获取流动性而不触发资本利得税或丧失资产升值空间的难题。
智能合约实现的实时抵押品监控,可提供传统信贷工具无法比拟的自动化保证金追缴和风险管理。银行和私募信贷基金可作为流动性提供者,通过可编程协议而非双边信贷协议注入机构资金。
3. 链上身份体系
当前超额抵押模式虽安全,但将市场限制在已拥有大量资产的借款人。下一代突破将开发分析钱包交易历史、资产持有和协议交互的链上身份与信用评分系统。
3Jane、Providence和Credora等平台正开创基于可验证链上行为的信用评估方法,同时通过零知识证明保护隐私。未来协议可能根据声誉和信用历史提供不足额抵押甚至无担保贷款。
风险管理范式转变
从传统借贷转向可编程信贷市场,要求金融机构从根本上改变风险评估管理方式。银行需要评估协议安全审计、治理结构和数据源可靠性,而非仅分析资产负债表和法律协议。
智能合约和自动清算可管理对手方风险,但技术风险变得至关重要。银行需要新框架来理解:智能合约漏洞、治理代币投票机制和预言机依赖性。
真实案例验证可行性
Visa报告中三个案例显示领先协议已在满足加密交易之外的机构需求:
• Morpho聚合跨平台需求与流动性,使Coinbase用户可访问包括Ledger钱包用户和法国兴业银行等机构合作伙伴的共享资金池
• Credit Coop通过可编程托管账户实现基于收入的借贷,稳定币发卡机构Rain已通过未来应收账款抵押借入超1.75亿美元USDC
• Huma Finance支持跨境支付融资,月交易额5亿美元,通过快速资金循环为贷方提供10%以上的年收益
这些生产系统月处理数亿美元规模,提供传统银行产品难以匹敌的收益率。
传统银行的战略抉择
Visa向银行合作伙伴传递明确信息:可编程借贷基础设施已然存在,月处理数十亿美元规模,提供具有透明度与自动化优势的竞争性利率。监管框架正在形成,机构采用加速推进,技术风险日益明晰。
对传统银行而言,问题不在于稳定币借贷是否会重塑信贷市场(数据表明变革已发生),而在于选择主动参与定义未来,还是被这场变革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