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或将挑战比特币的价值存储霸主地位
根据VanEck七月份加密货币市场回顾报告,以太坊正逐步挑战比特币在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作为终极价值存储的长期地位。VanEck数字资产研究团队负责人Matthew Sigel通过分析财政趋势演变和宏观经济政策转变指出,以太坊日益通缩的货币结构、质押收益以及代币持有者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可能比比特币的刚性设计更具优势。
企业以太坊储备加速增长
比特币因其固定供应上限、稳定的发行机制和高流动性,成为企业对抗通胀的首选。其货币政策自诞生以来基本保持不变,这常被视作最大优势。但VanEck认为,这种刚性可能也是弱点。
基于以太坊的数字资产储备(DATs)正快速发展,不仅因其价格升值潜力,更因其产生收益的能力。持有ETH的企业可通过质押资产获得验证奖励并收取网络交易费用。此外,ETH储备还能参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以进一步提升收益,这是比特币持有者难以实现的策略。
报告指出,ETH储备正在复制传统BTC策略,如融资追加购买或期权对冲,同时通过质押和DeFi以更快速度积累ETH。
通缩转型增强竞争力
以太坊的货币演进对其吸引力提升起到关键作用。虽然初始通胀率高于比特币(14.4% vs. 9.3%),但两项根本性改变彻底重塑了其供应动态。
首先是2021年8月实施的EIP-1559提案,引入基础交易费销毁机制,每次网络交互都会减少ETH流通量。其次是2022年9月通过"合并"完成工作量证明向权益证明的转型,将每日ETH发行量从约13,000枚降至1,700枚左右。
至2023年3月,以太坊通胀率已低于比特币。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间,ETH供应量实际缩减,年化通缩率达-0.25%。尽管网络吞吐量增加导致近期通胀微升至+0.38%,仍远低于比特币的+0.84%。
可持续性优势显现
比特币持续依赖通胀发行奖励矿工,引发长期可持续性质疑,特别是减半事件削减矿工奖励后。过去一年,比特币矿工仅获得2.78亿美元交易费,却通过网络通胀获取146亿美元。若币价无法跟上区块奖励下降速度,网络安全模型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以太坊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增长印证了VanEck的观点——从2024年底的11.6万枚飙升至96.6万枚(约合35亿美元)。机构对ETH需求激增,部分得益于新批准的现货以太坊ETF以及推动稳定币主流化的监管明晰化。过去一个月,ETH价格上涨54%,远超比特币10%的涨幅。
尽管ETH长期通胀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分析师认为其当前发展轨迹和实用价值已使其成为可信的价值存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