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正敦促国会填补稳定币收益的"监管漏洞",他们警告称该漏洞可能导致传统银行体系流失高达6.6万亿美元存款,进而破坏美国企业和家庭的信贷流动。
银行业集体发声
美国银行政策研究所(BPI)联合美国银行家协会、消费者银行家协会、金融服务论坛及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于昨日向国会提交联名信表达担忧。信中特别指出《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引导与建立法案》(GENIUS法案)现行条款存在监管空白。
这项于2025年7月18日生效的法案为稳定币发行机构制定了运营规范,被视作数十年来最具变革性的金融立法之一。@Jerallaire与@RichardQueston在@CNN节目中解读了该法案对稳定币行业的影响。
监管漏洞隐患
虽然法案禁止发行方直接向持有者支付利息或收益,但BPI指出条款未明确将禁令延伸至加密货币交易所或关联企业。联名信中警告:"若不对作为发行方分销渠道的交易所实施明确禁令,相关方完全可以通过间接付息方式规避GENIUS法案的核心要求。"
银行业预计这将加剧存款外流风险,尤其在市场动荡时期,可能引发6.6万亿美元资金撤离传统银行系统,最终导致"利率攀升、贷款紧缩,并推高实体经济运营成本"。
稳定币收益机制解析
银行业团体强调,稳定币与银行存款及货币基金存在本质区别——其价值支撑不依赖贷款投放或证券投资。以泰达币(USDT)和Circle(USDC)为代表的发行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收益传导:
1. 发行方持有与流通量等值的法币储备(主要为美元)
2. 储备资产主要配置于美国国债等生息工具
3. 通过与BlockFi、Gemini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实现收益分配
例如Coinbase平台目前为USDC持有者提供4.1%的收益。此外,OUSD、sDAI等"生息型稳定币"通过DeFi借贷、现实资产收益等策略直接内嵌回报机制,但相应承担更高的智能合约风险和市场波动性。
市场规模透视
GENIUS法案签署被视为加密货币行业的里程碑事件。法案生效首周,稳定币总市值激增40亿美元达2640亿美元。截至美东时间今晨6:23,流通中的稳定币总价值已达2713.7亿美元,单周涨幅1%。
美国财政部4月报告预测,到2028年该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万亿美元。8月8日,标普全球评级首次对稳定币协议Sky Protocol给出"B"级信用评定,该平台运营DAI和USDS稳定币。
尽管增长迅猛,稳定币当前仅占美国22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的微小部分。泰达币以1649.9亿美元市值稳居榜首,纽交所上市公司Circle发行的USDC以663.1亿美元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