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因系统性风险顾虑暂缓推出全面加密监管框架
官员强调金融稳定性隐忧
印度当局认为需先实现全球协调再推进监管
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印度正采取审慎态度。据路透社最新报道,出于对国家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政府官员正抵制建立全面的加密监管框架。
尽管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持续增长,印度仍坚持强硬立场,强调在完全接纳加密货币之前需要国际协作。当部分国家争相立法整合数字资产时,印度认为过早监管可能对经济造成不可预见的后果。
一位高级官员向路透社表示:"缺乏全球协调框架的风险过高。未经准备就贸然入场,可能会对我们的金融体系造成裂痕。"
金融稳定性仍是首要考量
印度央行(RBI)始终是最直言不讳的加密货币批评者之一,多次警告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洗钱、恐怖融资和资本外逃等威胁。
作为回应,印度政府选择采取谨慎策略:通过税收政策和交易报告机制实施监控,而非建立全面框架。该国对加密货币收益征收30%的税,并对所有交易征收1%的源头税(TDS),这显著抑制了国内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在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印度还积极推动全球加密政策框架建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等机构合作制定共同准则。
印度加密货币市场未来走向
虽然未实施全面禁令,但监管路径的缺失为印度加密货币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专家指出,印度很可能等待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完成政策制定后,再推进本国立法。
这种观望策略使印度既能借鉴全球发展经验,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国内风险。在此期间,印度用户和企业将继续在严格的税收措施和监管模糊性的灰色地带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