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银行对加密货币态度谨慎,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摩根大通等主流银行对加密货币发行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以及等待监管明确后准备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加密货币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银行业对加密货币产业的门槛仍然较高。
银行服务提供仍存顾虑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3日报道,大型金融机构仍然对向加密货币企业提供基本银行服务持谨慎态度。美国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在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账户被冻结,而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成员担任顾问的知名加密货币支付公司BitPay也多次遭遇银行拒绝提供服务的情况。
安特卫普大学的Robby Houben教授曾为欧洲议会撰写并提交关于加密货币金融犯罪的报告,他表示:"没有哪家银行有意愿支持这个行业。"他指出:"加密货币行业中也有人希望建立健康的市场和监管。但确实存在利用加密货币进行欺诈、洗钱和逃税等不法行为的群体。"
加密货币的历史包袱
加密货币具有匿名交易、去中心化等特点,在其发展初期主要被用于非法活动。2013年FBI关闭的非法网站"丝绸之路",以及2016年美国大选黑客事件等都与加密货币有关,进一步加深了其负面形象。
加密货币支持组织Coin Center的高级研究员Jerry Brito表示:"虽然出现了合法的应用案例,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全面禁止是更为方便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支持加密货币产业并不违法。但由于加密货币产品需要遵守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相关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据了解,金融机构每年需要支付的相关监管费用高达250亿美元。
中小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香港的CoinFLEX交易所放弃了传统金融服务,改用稳定币"Tether"支付员工工资。其CEO Mark Lamb表示:"由于行业处于初期阶段,银行将其归类为高风险并采取防御性态度是不可避免的。"
与此同时,Signature Bank、Bank Frick等规模较小的银行正在进军服务不足的加密货币市场。准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ilvergate银行据称管理着约500家加密货币企业的400亿美元资金。
伦敦区块链咨询公司NKB的高级顾问Ben Sebley指出:"对于加密货币企业来说,可能需要与潜在合作银行进行数月的详细讨论。拒绝提供基本银行服务会延缓产业发展,迫使企业寻找替代方案。"
全球监管动态
在智利和印度等国,为维护金融稳定而冻结账户的银行与要求公平服务的交易所之间的法律纠纷仍在继续。美国怀俄明州正在推动一项立法,旨在成立专门金融机构支持区块链等受银行服务限制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