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5年美国加密市场结构法案:去中心化金融监管何以成为核心争议?

2025-10-24 21:30:55
收藏

国会山上的加密变革:从资产监管到DeFi结构性重构

行业高管与参议员们正聚集在国会山——这不仅是例行"会谈",而是整个加密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时刻。随着《负责任金融创新法案》(RFIA)等市场结构法案的推进,监管焦点正快速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资产层,转向"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与平台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归属。对行业而言,这不仅关乎合规路径,更可能重塑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监管地位。

据报道,顶级加密企业高管与特朗普的"加密沙皇"David Sacks将在国会山召集会议,与推动市场结构立法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参议员会面。他们的目标是:重启两党谈判,并在中期选举前将法案提交特朗普总统签署,避免其沦为次要议程。

预计将有约十位行业领袖出席,包括:

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
Galaxy Digital首席执行官Mike Novogratz;
Kraken首席执行官Dave Ripley;
Chainlink首席执行官Sergey Nazarov;
Uniswap首席执行官Hayden Adams;
Circle首席战略官Dante Disparte;
Ripple首席法务官Stuart Alderoty;
Jito首席法务官Rebecca Rettig;
a16z加密业务总法律顾问Miles Jennings;
Solana政策研究所所长Kristin Smith;
Paradigm监管事务副总裁Justin Slaughter。

市场结构法案背景:为何"结构"比"资产"更复杂?

近年来,加密行业一直呼吁建立统一的联邦框架,以取代碎片化、执法先行的监管模式。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指出,对加密市场的分散监管导致中介机构、平台和资产类型重叠,监管管辖权混乱。

到2025年,一个更大的杠杆出现:《GENIUS法案》等稳定币立法已获通过,标志着法币数字化迈出系统性一步。接下来真正的挑战,是为交易、清算、借贷和去中心化协议制定规则——即市场结构层。

从近期报道可见:多位行业领袖(包括Coinbase的Brian Armstrong和Chainlink的Sergey Nazarov)与参议员讨论市场结构法案和DeFi监管。这意味着监管必须超越资产分类(证券还是商品),深入协议形式、平台角色、用户保护和合规责任——这比简单的资产规则复杂得多。

为何DeFi成为核心争议点?

尽管比特币等数字资产长期受监管关注,但本轮立法周期真正的"核心议题"是DeFi。原因包括:

去中介化挑战传统监管蓝图
传统金融规则针对中介机构(银行、交易所、托管方)。而DeFi协议往往缺乏明确的中介角色:没有明显的公司总部,没有日常运营的"中间商",只有开源代码和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

民主党参议员提出的草案明确将前端界面、协议控制者和运营者纳入数字资产中介范畴。若此条成立,许多DeFi协议可能面临注册、KYC/AML和披露义务——直接触及它们的去中心化本质。

风险敞口大且监管盲区明显
提案优先考虑通过DeFi防止监管套利和非法融资。协议结构可能便利跨境借贷、算法杠杆和匿名清算——监管机构认为这些漏洞亟需解决。

行业担忧将前端或协议控制者定义为中介会扼杀创新、增加合规成本或侵犯去中心化用户权利。正如报道所言,该提案"激怒了行业大部分参与者"。

重启谈判与确定性需求
会议旨在重启谈判并减少不确定性。正如一位Chainlink高管会后所说,双方存在"相当大的共同点",但流程和时间表仍不明确。对话显示框架正在形成——行业必须做好准备。

立场分歧与政策断层线

当前主要争议集中在:

1. 谁是主导监管机构:SEC、CFTC还是财政部?
历史上证券归SEC管辖,商品归CFTC。加密货币模糊了这一界限。据报道,民主党草案赋予财政部评估项目"是否充分去中心化"的权力,并将其纳入"数字资产中介"范畴。潜在的三头监管引发了对重叠、清晰度和合规成本的担忧。

2. 协议vs中介:监管触点在哪里?
将公司作为中介监管是熟悉领域。将监管扩展到开源协议、前端界面或隐性收益控制则大幅扩大范围。将"前端应用"视为中介的草案尤其具有争议性。

行业声音认为,让协议承担中介义务与Web3设计原则冲突,并可能阻碍创新。

3. 时间表与立法优先级
尽管Coinbase首席执行官称法案"可能今年通过",但相关参议院委员会已暂停会议,时间表可能推迟到明年。实际上,两党都将"最终日期"与条件挂钩,导致僵局。

结果:即使意图强烈,从草案到法律的路径也非直线。

行业影响:从加速到合规转型

随着监管结构重建,加密行业将出现以下变化:

A. 商业模式重构
许多DeFi协议标榜"无需许可、无中介"设计。如果新规将前端或协议运营者视为需履行KYC/AML义务的中介,成本可能上升,灵活性下降。部分项目可能退出美国或重构为更深度的去中心化。

B. 合规成本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法案一旦颁布,将引发规范化浪潮:平台需要合规监控、托管标准、审计和披露机制。这对小型项目门槛更高。

C. 美国角色与全球竞争力
如果美国以可预测且行业友好的市场结构制度领先,可能吸引全球资本和项目。若规则过于严格,资本可能外逃。行业领袖希望中期选举前落地以减少不确定性。

D. DeFi合法化与创新路径
明确规则可能赋予DeFi合法性,增强用户信任并释放机构资本。但如果框架与传统金融过于相似,可能抑制去中心化和第一性原理创新。行业正站在这个岔路口。

结论

加密货币正在从资产创新转向市场结构创新。随着DeFi监管成为美国市场结构立法的核心引爆点,这种转变不仅是法律层面的——更是对生态系统定位、商业模式和技术设计的整体重塑。

对行业而言,理性立场不是抵抗,而是拥抱结构性变革,参与政策制定,确保可持续合规。同时,监管机构必须权衡:在保障创新的同时,建立可靠、透明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