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尔街日报》将比特币贬为"空气币"的往事
2021年比特币引发主流关注之际,《华尔街日报》曾刊文将其贬斥为"空气币""虚无之物"和投机泡沫。当时比特币交易价格约为33,000美元——这个数字在许多人眼中已属高位。然而传统金融媒体依然质疑其价值与长期可持续性。
质疑声中的逆势成长
这番论调出现时,比特币正迎来个人投资者与机构资金的加速入场。尽管存在质疑声浪,比特币仍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持续扩大影响力。
三年间的范式转变
时至今日,比特币已证明自己绝非昙花一现。龙头企业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萨尔瓦多等国赋予其法定货币地位,顶级资管机构推出比特币ETF,这些进展彻底改写了行业叙事。
比特币价格也早已突破《华尔街日报》当年批评文章中提及的33,000美元关口。虽然加密货币市场波动依旧,但比特币在金融与监管领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日渐增强的合法性。
历史镜鉴的现实意义
回顾这些早期质疑,恰恰印证了创新技术获得认可前的必经之路。《华尔街日报》2021年的立场,折射出新技术在赢得广泛信任前必然遭遇的阻力。这个曾被视作短暂潮流或风险泡沫的数字资产,如今已成为全球货币未来形态讨论中的核心议题。
随着比特币持续发展演进,当年某些人口中的"空气币",正在真切地重塑着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政策、数字产权与金融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