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货币竞争:中国数字人民币与Facebook Libra的博弈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比特币减半事件时,几天前,中国公布了其备受期待的数字人民币的更多信息。与此同时,Facebook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Libra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最新披露的信息相当耐人寻味。
中国数字货币研究的新进展
这一新信息来源于5月5日李礼辉(曾任中国银行行长,现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的一次演讲。由于疫情防控措施,这次以"数字货币:可能重构全球货币体系"为主题的演讲通过网络进行。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人们预期演讲会聚焦于数字人民币(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但李礼辉却花了相当多的时间,以相当赞赏的态度讨论Libra。这引发了我们对中国为何如此关注Libra的深入思考。
Libra: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挑战
李礼辉在谈论Libra时,将其描述为"超主权数字货币"。他指的是这种数字货币并非由某个国家创建,而是由一个大型可信组织发行。这种货币的设计旨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现有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乃至中央银行。
作为Libra发展的密切关注者,李礼辉热情地讨论了Libra更新版白皮书。他特别认可Libra在强化"美元主导地位"和"金融合规标准"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他表示:"如果说2019年的Libra只是一个初步草案,那么现在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可行的蓝图。"
中美数字货币的博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Libra在美国境内难以获得批准,但在美国以外,它却被视为美国维持全球货币主导地位的最佳武器。李礼辉的赞赏背后,反映出中国对Libra可能成为数字货币领域主要竞争对手的担忧,尽管两者在设计上存在重大差异。
中国面临着一个与Facebook直接冲突的困境:它希望DCEP能够用于国际跨境支付。虽然表面上,政府将数字货币定位为消除纸质现金、减少欺诈等的更高效方式,但真正的目标在于创建一个取代美元的全球数字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DCEP的首要目标是消除纸质货币的摩擦,而Libra则渴望成为"数字可编程货币"的全球平台。两者虽然设计理念不同,但都热衷于政治博弈,并公开指责对方威胁本国地位。
中国对Libra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本质上受美联储控制这一观点。当中国批评Libra时,实际上是在质疑美国的金融领导地位。这种批评有其必要性:自2015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数字货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Libra的出现无疑想分一杯羹。更糟糕的是,Libra将主要由美元支持。
未来的可能性
尽管数字货币竞赛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双方都担心对方会抢占先机,夺取市场份额。这种"赢家通吃"的心态推动着双方互相指责。然而,最终可能只有一个赢家吗?一个潜在的结果是,中国的DCEP主导与中国相关的所有交易,而Libra则渗透到欢迎它的市场。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主权地位使DCEP在产品和宣传方面占据优势,特别是在区块链已被确立为国家技术基础设施核心组成部分的背景下。另一方面,Libra将继续升级其白皮书,修改设计以确保合规性。尽管这两个产品差异大于相似,但它们将继续关注彼此,并为自身利益构建新叙事。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就像一场经典的硅谷式竞争,只是中国在技术方面可能更先进、更有优势。唯一的问题是,对于Facebook来说,中国可能太大了,难以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