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公共区块链上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s)的市值飙升至近180亿美元,较一年前的约100亿美元大幅增长。
在稳定币流动性超过2380亿美元的支持下,这一数字有望在年底达到500亿美元。这项始于小众实验的技术,如今已获得包括贝莱德、摩根大通、Visa和西门子在内的众多大型机构的青睐,它们将代币化视为提升市场效率的重要途径。
现实世界资产为何尚未迎来高光时刻
尽管RWAs同比增长近85%的增速令人瞩目,但结构性障碍仍阻碍其主流化进程。最严峻的挑战在于全球监管框架的模糊性与标准缺失。由于法律效力不明确、托管安排不透明及流动性有限,机构投资者持谨慎态度。要实现突破,传统金融与区块链之间的桥梁必须确保安全、透明与合规。这需要严格的监管遵循、经独立审计的智能合约,以及与真实可验证资产绑定的明确法律权利。跨链技术、完整的代币流动可见性以及保障性能的服务协议同样不可或缺——这些要素正是大型市场参与者所期待的透明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基石。
跨国银行集团等机构正满足这些需求。此外,统一的国际标准有望减少市场割裂,促进更广泛参与。
现实世界资产的不可替代价值
尽管面临挑战,代币化仍展现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融合的巨大潜力。通过提升非流动性资产的普及度,这些创新产品降低了零售投资者的参与门槛。例如,碎片化房地产投资使人们无需购置完整房产即可获得市场敞口,这在准入门槛高的市场中具有革命性意义。
通过支持二级市场24/7交易,RWAs显著提升了房地产、私募债务及证券化产品等资产的流动性,优化价格发现机制并拓展全球买家的机会。当以太坊、Solana等区块链网络与机构清算及DeFi应用深度结合时,RWAs便从投机工具转型为实用型金融基础设施。在稳定币流动性突破2000亿美元的当下,这些网络完全具备支持现实世界抵押品、创收工具及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能力,为常被诟病为炒作驱动的领域注入持久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弥合了数字资产的可信度鸿沟。将代币锚定真实可验证资产,为对纯数字工具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提供了更易接受且可靠的入口。
通往万亿市场的路径
随着监管明晰化与区块链基础设施完善,RWAs中长期将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30年,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及黄金在内的代币化资产规模将突破30万亿美元,其中房地产相关产品到2035年有望超过4万亿美元。
这一趋势由机构动能、可扩展性提升及监管明朗共同推动。总值达2000-3000亿美元的稳定币与国债担保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撑,而贝莱德、摩根大通等巨头的持续投入更强化了行业信心。RWAs正被视为机构采用区块链的关键载体,未来3-5年或有数万亿传统资产上链。连接传统金融与DeFi的合规平台将加速这一转变,为各类投资者开启新机遇。
价值锚定的实践范式
跨国银行集团通过$MBG代币实践这一理念,为用户开启迪拜30亿美元代币化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通道。其与MAG、Mavryk的合作,将过去仅限机构参与的产生收益的房地产市场向大众开放,使代币效用真正成为普惠金融工具。
实用性能让优质代币区别于投机泡沫。代币在生态中的嵌入程度越深,其价值就越具韧性——但这需要精心的设计、专业的团队以及为用户创造真实效益来实现。当这些要素齐备时,实用性便成为长期价值的最清晰信号,反映其在数字经济变革中的适应性、用户需求与持久生命力。
尽管代币化资产仍面临挑战,但忽视其功能价值将是短视的。通过将数字工具锚定实体资产,RWAs正在提升市场准入与流动性。随着框架完善与信任建立,这类资产将以更高效率补益传统金融体系,持续拓展金融创新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