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实战检验的技术现面向终端用户开放
苏黎世,瑞士 - 2025年10月21日 - 今日正式向公众推出跨链兑换服务,采用基于意图的流动性路由技术,使用户能在20-30秒内以0.2%的固定费率完成包括Solana、Sui、Base和以太坊L2等12条区块链的资产交易。
性能优势显著
与领先聚合器deBridge的内部测试对比显示,从Arbitrum向Solana兑换价值3,800美元的ETH时,包含手续费在内的执行成本可节省约52美元(1.37%)。平台所有费用均包含在报价中,而竞争对手可能事后追加费用。
"我们终于看到独立区块链正形成更大的网络生态,互操作性变得越来越关键,"创始人Min Kim表示,"八年前我们就预见了这种发展趋势,如今我们正引领这场变革。"
协议自有流动性遇见意图路由
该架构即使在剧烈波动的市场条件下也能提供稳定、低成本的执行方案,解决了DeFi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跨网络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与传统依赖第三方流动性的聚合器不同,该平台在支持的链上维护自有深度储备池,通过Solver引擎直接执行交易。该引擎在领先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识别最优兑换路径,所有跨链桥接和消息传递均通过单笔MEV防护交易完成。
精准执行保障
专为特定资产间交易寻找最具竞争力汇率的Solver引擎,执行偏差仅0.1%,实现更可预测的交易成本。"用户无需考虑滑点问题——更简单、更快速、更经济,"开发主管Alexandre Chirouze解释道。
成熟技术全面开放
此次公开发布基于现有三大生态系统的技术整合实践,其SDK为非托管用户提供即时兑换功能。
"接入该技术后,兑换速度快如闪电且流程顺畅,"某合作平台产品负责人表示,"用户可在30秒内完成任意支持链的交易,无需跨链桥或封装代币。"据透露,集成该SDK后平台周充值量激增近九倍,数周内峰值突破4,000美元。
该SDK支持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和DeFi应用在数周内完成跨链兑换集成,为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流动性管理解决方案,无需自建基础设施。
八年磨一剑
其前身可追溯至2017年创立的区块链项目,近十年的跨链技术积淀使其完成了从Layer1区块链到协议优先DeFi平台的转型,使团队能全力优化流动性、执行效率和开发者体验。
兑换服务只是产品路线图的第一步,平台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货币市场界面,以同样基于意图的简洁方式提供跨链借贷服务。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主流用户都能轻松使用DeFi,"Kim强调,"我们致力于优化使用体验,使其真正实现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