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媒体冒充诈骗诱使加密货币受害者上钩

2025-08-21 10:45:42
收藏

媒体伪装诱骗加密货币受害者

英国近期出现新型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假冒知名媒体机构实施加密货币诈骗。这些诈骗者伪造与BBC等权威媒体风格相似的虚假新闻简报,诱使民众落入虚假投资陷阱。通过将伪造报道包装成真实新闻,他们成功获取受害者信任,进而实施欺诈。

新型诈骗手法如何运作?

以往英国加密货币骗局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实施,但最新模式转为仿冒可信媒体。虚假新闻常在Facebook等平台传播,有时甚至伪装成政府支持项目。BBC等媒体近期报道揭露了这一趋势。

"鼓吹投资加密货币(庞氏骗局)的假文章以新闻形式传播。部分内容被冒用威尔士在线名义,并在Facebook大量转发,暗示获得威尔士政府支持。"——威尔士在线编辑大卫·詹姆斯。

采用何种社会工程学技术?

此类骗局常搭建仿冒正规新闻或政府网站的钓鱼平台。通过伪造数据泄露警报——通常配有名人访谈或官方声明等元素——诈骗者营造真实可信的假象。这种手法能有效让用户误判情况紧急,促使其仓促行动。

典型案例中,冒用BBC标识的虚假数据泄露警报,诱使一名受害者匆忙共享钱包信息以"保护加密货币资产",最终导致资金被盗。

英国警方通报的某起案件中,受害者因此类骗局损失210万英镑,资金至今未能追回。此类骗局设计精密,极易使缺乏戒心的民众上当。

全球蔓延的安全威胁

专家警告此类诈骗正在英国及国际社会快速蔓延。由于社交媒体和仿冒网站在骗局中起关键作用,已形成全球性威胁。公众必须对可疑内容保持警惕,建议通过可信渠道核实任何"诱人信息"的真实性。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多国预计会出现类似骗局,诈骗者可能通过Facebook等平台接触潜在受害者。

关键警示

• 英国已报告单笔最高210万英镑的损失案例

• 骗局通过仿冒新闻和政府网站获取可信度

• 官方强调对投资邀约需先行验证

• 警告此类骗局正向全球范围扩张

安全专家持续提醒:随着加密货币发展,犯罪手段也同步升级。无论英国境内境外,保持警惕对防范这类全球性威胁至关重要。务必保持谨慎,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