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被指打压加密创新:高额费用成新壁垒
知名风投机构Andresen Horowitz(a16z)普通合伙人亚历克斯·兰佩尔发出警告,称美国大型银行正试图通过设置高额费用来限制加密货币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他将这一现象称为"窒息行动3.0",认为银行业正成为加密行业面临的新障碍。
从监管打压到银行设障
兰佩尔指出,此前拜登政府时期联邦监管机构试图切断加密行业银行服务的"窒息行动2.0"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大型银行开始通过收取高额费用来限制加密业务发展。
他表示:"银行正在实施他们自己的'窒息行动3.0'——对访问数据或向加密及金融科技应用转账收取高得离谱的费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还会封杀不喜欢的加密和金融科技应用。"
作为证据,兰佩尔提到了摩根大通决定向金融科技应用收取访问客户银行账户数据的费用。这一举措引发业内担忧,金融科技公司可能不得不花费数亿美元来获取客户数据。
各方批评与呼吁监管介入
这一做法已招致包括兰佩尔在内的多方批评。他指出,摩根大通作为市值8000亿美元的超级银行,向金融科技平台收取高额费用并非为了创收,而是要扼杀竞争。
兰佩尔呼吁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介入阻止摩根大通的这一决定。他认为美国法律赋予客户对其数据的权利,CFPB需要保护这一权利。
虽然承认CFPB在上届政府期间做出过一些有争议的决定,但他强调客户数据权必须得到保障。他指出,这些数据通常只是账号和路由代码,本可以通过支票免费获取,但银行现在却要对电子访问收取高额费用。
对行业与消费者的影响
兰佩尔认为,高昂的费用最终将转嫁给使用金融科技应用或加密平台的客户。这可能导致客户被迫继续使用服务较差的大型银行。他警告称,如果CFPB不阻止摩根大通,其他银行很可能效仿。
"在理想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用钱包投票。但每家银行都可能这样做,而申请新的银行牌照需要数年时间。许多银行挟持的是人质,而非服务客户。"兰佩尔表示。
作为a16z应用实践的负责人,兰佩尔认为监管机构必须阻止这一限制消费者选择、扼杀竞争的行为。包括公共政策解决方案和消费者优先等倡导组织也批评摩根大通的收费是对创新的变相征税。
银行加密策略的矛盾性
耐人寻味的是,在摩根大通因收费问题遭受批评的同时,该银行宣布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内容,从2025年起,客户将可以使用大通信用卡为其Coinbase账户充值;到2026年,客户可将信用卡奖励积分兑换为USDC,并关联大通银行账户与Coinbase。
许多人将此视为积极进展,认为这表明摩根大通终于看到了加密市场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5年1月,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还公开表示反对加密货币。
然而专家认为,银行在加密创新方面仍然处于追赶状态。Medici Network总裁马特杰·巴斯指出,摩根大通决定移除第三方银行聚合平台Plaid作为其与Coinbase关系的银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