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特币挖矿主导地位在监管前已现衰退趋势
剑桥大学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比特币挖矿格局变化
剑桥大学最新汇编的数据表明,中国在全球比特币挖矿领域的主导地位在近期监管措施实施之前就已经开始衰退。剑桥另类金融中心(CCAF)于周四更新了其比特币挖矿地图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比特币挖矿的主导地位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持续下降。
数据更新与研究背景
CCAF于2020年5月首次推出挖矿地图,数据涵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但在此后一年内未进行数据更新。截至2020年4月,挖矿地图的数据来自三个具有国际客户基础的中国比特币矿池——BTC.com、ViaBTC和Poolin,这些矿池合计约占比特币总算力的30%。当时,CCAF的数据样本估计中国在全球算力中的占比为65%,较2019年9月的75%已有明显下降。
2021年中国算力占比持续下降
到2021年4月,CCAF估计中国的算力占比已降至46%以下,不足一半。不过,由于数据中包含了以美国为主的矿池信息,这一比例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根据CCAF的方法论,更新后的数据集在过去14个月里继续从上述三个中国矿池获取信息,并新增了今年2月至4月期间Foundry USA矿池的数据。
关键时期数据缺失与算力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挖矿地图并未包含5月和6月的数据,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国对比特币矿场实施监管导致比特币算力大幅下降的关键时期。链上数据显示,比特币算力从5月中旬的180 EH/s峰值骤降50%以上,至6月底已跌破90 EH/s。
全球挖矿格局重构
随着中国算力的下降,CCAF的挖矿地图也显示了海外地区的增长。美国现已占据全球算力的第二大份额,截至4月达到16%,较一年前的7%显著提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伊朗等其他地区在过去一年中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