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对美国信用卡的威胁:碰撞与共生
财经记者保罗·J·戴维斯指出,稳定币对美国信用卡的威胁远大于对银行账户或货币市场基金的冲击。信用卡与稳定币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博弈?这场碰撞可能催生哪些结果?
高额刷卡费的困局
2025年9月2日,彭博社刊登了戴维斯的评论文章。他认为稳定币对美国信用卡体系构成"最直接威胁",但这一风险尚未获得足够关注。由于稳定币交易快速且成本低廉,美国人可能逐渐倾向使用稳定币而非信用卡。当前美国刷卡费率持续攀升,2023年已达4%,商户或将主动引导消费者选择加密货币支付。
这种高费率现象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欧洲地区的刷卡费远低于美国。美联储曾试图推行费率上限政策,但该提案于2025年8月7日被法官否决。银行界辩称需借此覆盖借记卡发行成本。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刷卡费总额达1872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0%,较疫情期间激增70%。另有统计称,美国家庭年均承担1200美元刷卡费,部分交易费率甚至超过3%。
稳定币的竞争优势
信用卡体系与稳定币的融合虽是大势所趋,但后者仍对前者构成实质性挑战。除费率优势外,稳定币还具有多重吸引力:
结算速度: 跨境交易与境内交易同样高效,而银行转账可能耗时数日。
地域覆盖: 仅需互联网连接即可完成交易,不受银行服务网络限制。非洲无银行账户群体正是加密货币革命的重要推手。
隐性成本: 信用卡可能收取货币兑换等附加费用。
交易安全: 传统金融存在退单欺诈风险,而加密货币交易不可逆。
共生共荣的未来图景
美国运通CEO斯蒂芬·斯奎里强调,信用卡的奖励计划、争议解决和防欺诈功能仍具竞争力。但恒星发展基金会CEO迪内尔·迪克森持不同见解:"稳定币并非威胁而是机遇。目前其交易量已占美国ACH网络40%,预计五年内全球半数支付系统将基于区块链。"
迪克森认为,当维萨或万事达整合稳定币时,既能保留全球网络优势,又可获得快速结算、无国界支付等新特性。PayPal的PYUSD稳定币正是典型案例,让用户在熟悉界面中享受加密技术红利。
现阶段,稳定币虽具技术优势,但缺乏传统金融的客户忠诚度与品牌信誉。二者更可能形成互补关系:稳定币拓展支付边界,信用卡巨头则为其提供落地通道。这场支付革命的终局,或将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