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美国证监会量子安全框架信号

2025-09-17 02:20:42
收藏

美国证监会审查量子防护提案 加密货币行业面临安全升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审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提案,该提案可能重塑加密货币行业应对量子计算威胁的防御体系。这项旨在保护比特币及整个加密生态系统免受量子计算威胁的提案,标志着监管机构正认真对待专家警告的"Q日"风险——最早可能于2028年出现的量子解密危机。

核心内容

SEC审查的"后量子金融基础设施框架"(PQFIF)要求数字资产在2035年前完成向抗量子加密标准的迁移。该框架详细规划了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数字资产的加密基础转型路线,警告若不及时行动,数万亿美元资产可能面临风险。

量子威胁:迫在眉睫的危机

近期量子防御的紧迫性急剧上升。该框架指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资产未来可能面临量子攻击威胁,部分专家认为这个时间节点最早可能提前至2028年。随着量子计算技术发展超出预期,威胁时间表正在加速逼近。

这种威胁并非理论假设。PQFIF文件明确指出:"多数数字资产的加密基础(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使用的ECDSA算法)在量子攻击面前极为脆弱,直接威胁市场完整性、投资者资产以及托管机构和交易所的运营稳定性。"

现有区块链安全体系依赖的加密算法,量子计算机能轻松通过肖尔算法和格罗弗算法破解。一旦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问世,比特币的ECDSA签名、以太坊的加密基础以及多数钱包基础设施将在一夜之间失去防护能力。

PQFIF框架:系统性监管应对

SEC的框架不仅提供建议,更提出构建整个数字资产生态系统量子防护的系统方案。PQFIF要求机构尽早启动迁移,并采用监管部门和行业公认的标准,强调必须使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认证的方案而非实验性技术。

该框架要求到2035年必须部署经典/抗量子混合加密系统,为行业预留约十年时间完成全面升级。特别针对"现在截获,未来解密"的攻击模式——攻击者当前收集加密数据,待量子技术成熟后解密的风险。

去中心化解决方案:Naoris Protocol的战略布局

在行业应对量子威胁的过程中,Naoris Protocol凭借其"零下层"架构脱颖而出,自称是全球首个去中心化抗量子基础设施。其方案与传统中心化方案截然不同:

• 位于区块链L0-L3层之下的"Sub-Zero层"架构,旨在构建Web2和Web3生态的通用信任基础
• 创新的dPoSec共识机制将联网设备转化为安全验证节点,形成分布式抗量子网络

该项目的战略时机恰逢NIST在2025年3月将HQC算法标准化。Naoris Protocol整合的Dilithium-5算法和密钥封装机制正符合这些新兴标准。其顾问团队包括IBM前首席科学家David Holtzman、白宫前幕僚长Mick Mulvaney等重量级人物,为去中心化量子安全领域带来机构级可信度。

技术挑战与实施难点

向抗量子系统的转型面临超越简单算法替换的复杂技术挑战:

• 现有区块链网络需在不引发硬分叉或性能显著下降前提下完成升级
• 抗量子算法通常需要更大密钥尺寸和更多计算资源
• 行业必须在安全增强与运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若能实现无需破坏性升级的EVM区块链防护方案,将极大缓解以太坊及其衍生生态的技术压力。

行业响应与竞争格局

SEC框架已引发全行业关于量子防御战略的讨论。主要交易所、托管机构和钱包服务商被迫评估其防御能力并制定迁移计划。虽然传统科技巨头正利用量子计算研究开发防护方案,但其中心化模式与加密领域的去中心化理念存在冲突,这为区块链原生解决方案创造了机遇。

未来展望:备战Q日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发展,加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挑战。SEC框架的推出使量子威胁获得官方认可,并为防御工作提供监管指引。Naoris Protocol等项目整合了技术创新、顶级顾问团队和市场先发优势,其发展将深刻影响后量子时代的技术格局和经济形态。

抗量子加密基础设施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开发者采用度、机构支持力度和技术实施效果。能够兼顾技术创新与监管合规的企业,有望在这个新兴市场获得重大发展机遇。量子转型既是加密行业的生存危机,更是定义数字资产安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