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沉睡的以太坊钱包因Buterin倡导Copyleft许可而重获新生

2025-07-08 21:19:52
收藏

沉睡近十年:两个早期以太坊钱包突然激活

本周一,区块链监测人员发现两个自2015年7月30日激活后便长期沉寂的以太坊钱包突然恢复活动。这两个标记为"0x27"和"0x7f"的钱包共转移了1,140枚以太币(ETH),当前价值约290万美元。

这两个地址的ETH均来自以太坊创世区块,标志着该网络正式运营的开端。在以太坊浏览器Etherscan上,它们的初始资金被标注为"GENESIS",彰显其作为以太坊"边疆"时代历史见证者的身份——这个实验性阶段开启了全球领先的智能合约平台的发展历程。

惊人的价值增长

2015年这些钱包获得初始资金时,以太币价值仅约几美分。根据市场数据,随着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DAO及各领域Web3应用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ETH价格已累计上涨89,450%。

这些长期休眠的资产如今已增值为百万美元级别的财富,充分展现了自以太坊诞生以来长期持有者获得的巨大收益。

加密货币钱包觉醒趋势

此次以太坊钱包的异动是2024至2025年持续出现的现象之一。上周五,三个沉睡14年的中本聪时代比特币钱包曾转移价值数十亿美元的BTC。该时期重新激活的钱包总计转移了约4400万美元资产。

这类事件往往引发加密社区的强烈关注与猜测,尤其当重新激活的动机尚不明确时。人们不禁质疑:这些早期参与者是单纯在进行资产保全,准备抛售,还是打算重新参与快速演变的加密生态?

以太坊的进化缩影

这些重新激活的钱包生动展现了2015年以来以太坊的发展轨迹。最初作为工作量证明(PoW)网络启动的以太坊,此后完成了区块链史上最重要的转型之一。

2022年9月,以太坊完成"合并"升级,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以提升能源效率和可扩展性。这次转型为后续升级奠定了基础,旨在使以太坊更快速、更安全、更易用。

Vitalik Buterin倡导"著佐权"许可模式

与此同时,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本周一发布的新博文中,阐述了对更具限制性的"著佐权"软件许可模式的支持立场,呼吁加密社区采用能确保衍生作品保持开放性的法律工具。

Buterin写道:"如果你通过修改或与其他作品结合的方式创建并分发衍生作品,新作品必须采用相同许可协议发布。"他引用了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CC BY-SA)和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等广泛使用的著佐权许可。

理念转变背后的考量

Buterin强调,尽管他原则上仍对版权制度持怀疑态度,但策略考量促使他调整立场:将版权作为工具,在日益私有化和商业化的环境中维护开源生态的活力。

这一观点转变源于多重因素:大型企业对开源代码的主流化采用,以及加密领域自身的发展演变。"加密领域尤其变得更具竞争性和逐利性,"Buterin指出,"我们不能再单纯指望人们出于善意开源其作品。"

从密码朋克到商业帝国:理念的张力

加密货币运动的根源深植于密码朋克精神——通过开源软件捍卫隐私、去中心化和彻底透明。在比特币和以太坊早期,许多开发者选择MIT、Apache或BSD等限制极少的许可协议。

但随着数以亿计资金涌入Web3、DeFi和区块链游戏领域,加密世界正经历利他主义与机会主义的碰撞。部分开发者仍坚持自由开放,而NFT和Web3艺术等领域则更倾向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开源主张不能仅依靠'请求',"Buterin表示,"还必须辅以'硬实力'——只对那些开放自身代码者开放特定代码的访问权。"

对以太坊生态的潜在影响

虽然Buterin未直接表明以太坊核心代码库是否会采用新许可标准,但其对著佐权许可的公开支持很可能引发Web3开发者、创始人和社区管理者的广泛讨论。

长远来看,这一倡导或将影响Layer2扩容方案、智能合约工具、去中心化应用乃至DAO的新兴标准,特别是那些希望保持社区共识和可分叉性的项目。

在NFT和数字艺术领域,Buterin对知识共享许可的提及尤为值得关注。该领域已成为意识形态的角力场:部分创作者推动强版权保护,另一部分则选择公有领域或相同方式共享条款发布作品。

加密世界中开源的未来

Vitalik Buterin的最新立场不仅是个人的哲学思考,更折射出快速演变的数字经济中开源模式面临的压力与政治博弈。某种程度上,这呼应了早期互联网先驱者对公共资源商品化的担忧。

无论其言论会否引发以太坊社区许可实践的转变,有一点是明确的:加密领域开源事业的下一篇章,可能需要更强有力的法律框架来维护透明度、协作与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